科技奥运
7年前,北京地铁总长54公里,如今轨道交通已达200公里,公共交通的发展使百姓出行更为便利。7年前,“绿色汽车”还是人们头脑中的概念,如今500辆新能源汽车已经服务于奥运场馆。
科技奥运支撑起北京筹办奥运的框架。在智能交通、洁净能源、场馆建设、信息通讯、奥运安全、运动科技等诸多领域,北京奥运会的7年筹办展示着中国的自主创新之旅。奥林匹克盛会让科学技术散发亲和时尚的光彩,在潜移默化间提升科技的魅力,催生着亿万国人的创新意识。它吸引更多民众学习科技知识,接受科学精神,投身创新行列。北京2008,点亮中国智慧,引来世界喝彩。
解读
转播
本次赛事转播,观众将首次享受高清电视图像和5.1声道环绕立体声的奥运转播“大餐”,用手机和网络收看赛事的梦想有望成真;本次赛事报道,北京奥运会将作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宽带奥运会”,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无线通讯的奥运会,使媒体享受无线接入INFO系统的服务。
火炬
以中国传统纸卷轴为造型、外饰“祥云”图案的北京奥运火炬,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人文意蕴彰显无遗。是航天高科技,为她安上了一颗“中国芯”,使这和平之光在珠峰之巅光芒四射。
奖牌
中华文化气息浓郁的北京奥运“金镶玉”奖牌,多亏计算机微控技术、数控圆雕机等高科技,才能闯过道道难关:玉环加工误差小于0.025毫米;弧形凹槽加工误差不超过头发丝三分之一;抗冲击、抗摔落……
安保
奥运安保是个世界性难题,北京能否奉献出“平安奥运”?针对奥运食品安全,北京形成了三大检测体系和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场馆安保方面,科技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公共角落,NQR爆炸物检测系统、排爆机械人、防暴突击车等高精尖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交通
人潮澎湃、交通繁忙的北京,能否给人们一个“通畅奥运”?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成为重要途径,以奥运交通指挥中心、交通数据中心等4个中心为核心的北京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将实现市区主干道群体交通诱导80%以上。
天气
在主汛期8月开门迎客的北京,能否应对极端天气,使“少雨奥运”梦想成真?奥运期间,北京以市区为中心设置三道防线,与津冀地区联动联防,对影响北京地区的不测云雨实施拦截。
兴奋剂检测
承载着各国运动员夺牌热望的北京,能否给人们一个“干净奥运”?北京以高科技手段实施兴奋剂专项治理,将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引入销售渠道,力创公平竞赛环境……
科技护航,让北京奥运迎难而上,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