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设计 >> 正文

钢铁企业信息化二十年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的钢铁企业是最近二十年才逐渐从自动化开始涉足信息化领域。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尝试摸索阶段,信息系统在原有的人工作业流程之上进行电子记帐。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认识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部分业者加强投资于生产自动化,开始考虑系统集成和产销、财务管理等业务需求,注重信息系统项目投资的效益回收—应用功能的建立,少数领先者开始引进外界咨询及技术移转,全面建设“产销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构成企业不可或缺的营运手段,信息技术已经开始从根本上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到了新世纪,钢铁企业已经开始寻求能改善企业经营体制的全方位信息解决方案。

  参差的应用水平

  大型钢铁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属于高科技应用范畴,其知识运用涉及企业现代化管理,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自动化信息处理等学科领域。对企业自身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自动化生产水平和资金积累水平整体上有很高的要求。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历史积累等方面的不同,国内钢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条件和水平也有较大差异,目前大型钢铁企业中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

  1、由于建厂时间早,设计老化,自动化水平低,资金薄弱等原因尚不具备开发大型信息系统的条件。在我国钢铁行业中这部分企业占大多数。

  2、近年来引进了不少自动化水平高的生产线,对老设备改造也有成熟的经验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上有过尝试,但在整体上还不能做到全生产过程自动采集、处理的要求。在我国钢铁行业中这部分企业为数不多,只有武钢、首钢、鞍钢等少数几个企业。

  3、建厂时间较短的大型钢铁企业,技术和管理起点高,建厂初期设备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以后又自主建设了相当数量的自动化生产线,对老的自动化系统有改造的成功经验,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自动化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不大,职工队伍素质良好,有一定资金积累,对整体信息系统开发做过长期准备,具备建设整体企业信息系统的条件。在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中,大概仅有宝钢一家。

  不同企业的情况不同,在逐步实施信息系统过程中发展路径也就不同,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只有分析清楚自身的现有条件和已经达到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才能正确选择接下来应该发展的方向。

  现实的成果

  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自己研发管理信息系统(MIS),到90年代开始切入管控一体化系统、集成制造系统(CIMS)及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应用,重点钢铁企业已初步建成了体现ERP思想的整体产销系统。目前,国内60%的重点钢铁企业已建成办公自动化系统,58%的重点钢铁企业已应用了管理信息系统,82%的重点钢铁企业实施了财务管理系统,52%的重点钢铁企业销售管理实现了计算机化(如图1)。更进一步,许多重点钢铁企业还应用了计划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设备管理、原材料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经理查询系统、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能源管理等软件。

  总的来说,我国的钢铁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大量投资,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普遍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是企业信息系统继续发展的起点:

  1、 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基础良好。钢铁行业生产流程长、环节多、工艺复杂,自动化技术应用十分广泛。钢铁工业自动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日趋明显。

  2、提升竞争力的目标明确。大多数的信息化项目目标明确,紧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业务,抓住关键业务,信息化与流程管理科学化有机结合,通过信息化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已经在联合钢铁企业、特钢企业和钢管企业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钢铁企业中产生了成功的范例。

  3、投资增大、周期缩短、效益显著。

  随着冶金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深入,投资规模也逐年增大。据中国钢铁行业协会统计,1996年到2000年,钢铁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达到1亿元的企业占5%,如武钢、包钢、珠钢、宝钢等,达到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占2%,达到2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占19%,达到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企业占10%,达到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企业占14%,达到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企业占35%;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15%。(见图2)

  目前钢铁企业的信息化项目不仅投资强度及数量不断增大,建设周期缩短,而且投资也能在3~5年间收回。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针对钢铁行业的特点和本企业的实际确定任务采用技术,在缩短交货期、提高准时交货率、加速资金回收、压缩库存、降低采购成本、减少用户质量异议等方面取得了实打实的效益。

  4、重视实施上的规范。我国钢铁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建设程序、管理咨询、技术咨询、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基本设计、开发实施、直至工程监理都逐步规范;流程重组、机构改革、管理规范、公用编码、全员培训等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都被摆在了应有的位置。企业内外合作,国内外合作,管理与技术合作,以至公开招标,邀请独立专家顾问等措施也逐步引入。

  5、技术涉及面越来越广泛。

  我国钢铁行业还有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业界出现了一些衍生技术企业。这些咨询商、供应商和开发商既有IT技术实力又懂钢铁信息化技术,其中有一些是从我国钢铁企业自动化工程部门衍生出来的技术企业,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它们的出现使得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方式和对象发生了变化。这些衍生技术企业无疑会以其专业资质和丰富的经验很好的推动钢铁业的信息化。

  据中国钢铁行业协会统计,到2000年底,有17%的企业信息技术队伍与主体剥离,走向市场。宝钢、鞍钢、武钢、重钢、通钢、广钢等企业相继成立了信息技术公司、自动化公司或电子技术公司。这些公司集中了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技术设备,拥有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是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据统计,仅2000年,这些公司就实现产值6亿元以上;在这些公司中,78%的企业技术重点放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46%的企业技术重点放在自动化控制方面;74%的企业在开发模式上是自主与外委相结合。其中像上海宝信等公司还在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下面一组数字勾画出了目前国内钢铁业信息化的直观情况。(2002年统计数据)

  在全国的钢铁行业中,年产量500万吨钢以上的企业有4家,年产200万~500万吨钢的企业有11家,年产50万~200万吨钢的企业有35家。目前在全面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企业只有宝钢、鞍钢两家。已建成宽带骨干网的企业有宝钢、鞍钢、首钢、邯钢、马钢、太钢、唐钢、济钢八家。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