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岗位体系 >> 正文

人力资源档案: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215

  指标体系与权重体系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岗位评价和薪酬支付的公正与否,必须进行慎重选择。各个类别的岗位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体系是不一样的。以管理类岗位为例,其指标体系与权重体系可如下设计:(本例中只分为两个级别)

  

  3.确定各岗位类别的评价分数,如以1000分为总评分数,然后进行层层分配、赋分。同时,对二级评价指标进行分档、定义、赋分,每个指标一般都分为5档,如最低学历可分为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各档之间必须层次分明,清晰可辨。

  4.从二级指标开始,根据所给的定义和赋分标准进行评分,确定每个岗位在每一指标上的得分,指标最好有几个人分工进行评分,以避免过多的人为偏差。

  5.先汇总二级指标分数,再汇总一级指标分数,最后得出每个岗位的总得分。然后进行高低排序,按照一定的归等归级标准(如分10等,每隔××分一等;每等分15级,每××分一级),分别得出各类别岗位的具体等级。

  6.将评分及归等归级结果进行反馈,对存在明显偏差的,应通过小组讨论,结合专家评分法,进行重新打分,给予适当调整。

  7.最后还要在不同等级之间进行对等规定,如第一等第10级自第二等第1级,依此类推,使岗位评价的结果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完整体系。在不同类别之间,也可进行类似规定,如可以规定在同一等级上,技术类人员的工资标准可略高于管理类人员。

  结束语

  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操作难度比较大,同时又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一项基础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实施时应非常慎重。同时,它们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必须给予适时的修正。只要把这个基础打好了,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工作都可以做到有根有据,规范化的管理就可以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Tags:岗位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