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项目管理 >> 质量管理 >> 正文

贯标认证岂能当作花瓶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ISO9000标准在施工企业的应用现状

  由于94版的ISO900标准主要应用于制造行业,所以在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工业企业贯彻该标准的步伐很快、效果也相对比较好。相比之下,施工企业进行ISO9000标准认证则历时较短,行业性普遍认证大约是从1998年开始。不过,自从能够适应于各行业的2000版ISO9000标准推广以来,特别是建设主管部门把通过标准认证作为市场进入壁垒之一加以强调后,施工企业进行标准认证的推行速度则大大加快。笔者粗略统计,目前我国各大中型城市的施工企业大都通过了ISO9000标准的认证。事实上,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正是通过ISO9000标准,才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了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但同时,与其它行业企业相比,施工企业的认证过程同样出现了诸如文件无法按规定执行、领导层不够重视、员工抵触情绪严重、体系运转困难、质量标准形同虚设,甚至企业仅仅是为了获得认证的牌子等问题。从笔者对已经通过ISO900标准认证的施工企业的调查来看,大约有近九成的企业并没有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开展具体工作。而为了应付年审,企业还要运用各种方法,徒增许多无谓的成本。

  施工企业应用标准的误区

  目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度迷信ISO9000标准。在标准推行初期,施工企业的管理普遍比较混乱,所以,很多企业在接触到ISO9000标准后,都希望能迅速解决管理中存在的所有问题,把一个质量管理标准当成先进的管理模式加以推广,其结果是原有的管理体制与新标准产生严重冲突,使实施前本来已经习惯和完整的接口关系反而变得错综复杂。二是目标错失。急功近利的思想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映,直接导致了后来准备认证的企业对ISO9000标准的错误理解。即普遍认为ISO9000标准应用起来过于繁琐,必须要编制很多文件,而且文件管理需要很多人员和费用,增加管理成本的同时,对企业管理的改善却没有效果等等,进而使得企业推行ISO9000的出发点不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而是仅仅为了拿到证书,获得行业准入。

  实施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接受认证,觉得ISO9000可以一蹴而就。很多施工企业,都是通过成立一个“企管办”负责编写程序手册和程序文件,然后推广实施,很少考虑企业原来的管理体系、组织结构是否与ISO9000标准匹配,以及由于推行新的管理标准所造成的部门岗位职责的变化和冲突,部门间流程接口关系改变等。二是由于上述认证的盲目性,企业员工都难以跳出原有的,具有施工企业特色的,不规范但效率相对较高的管理习惯。当出现由于执行不畅造成管理效率较低时,执行人员甚至企业高层都不自觉地回到原来的管理系统,把ISO9000标准束之高阁。三是部分咨询公司的不专业导致的实施困难。由于施工企业具有以工程项目产品为主、生产过程具有不可复制性、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等等特点,使得在标准的应用过程中又呈现出区别于其它行业企业的典型特点。最突出的是,由于程序文件的制定没有考虑到行业特点所造成的执行困难。比如,关于顾客满意度条文,对于其它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对施工企业,困难不仅仅在于顾客满意度如何测量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如何界定施工企业的顾客。是甲方,还是包括工程影响到的居民甚至行人?由于没有定论,很多施工企业事实上都采取忽视或淡化处理。再比如产品设计条文,施工企业的产品设计是由甲方提供的,其本身是无法控制的等等。而咨询公司只是照搬条文,将缺乏针对性的一大堆文件或程序塞给企业,不管在实践中应用效果如何,只求符合条文要求。

[1] [2] 下一页

Tags:质量管理,项目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