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人来说,比较熟悉“GB”,而不了解“ISO”。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由ISO/TC176的SC2技术委员会发布于1987年。
ISO9000在我国建筑企业中的试点工作始于1993年。1997年4月7日,建设部以建管[1997]第14号文件的形式,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主管部门发出了《关于建筑企业贯彻ISO9000—GB/T19000系列标准的指导意见》。从此,建筑企业中出现了“ISO9000热”。
“陌生面孔”忽成流行一族
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中小型建筑企业,质量管理基础较弱,人员素质较低,与实施ISO9000标准的基本要求相差甚远。因此,贯标工作需要稳步推进,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建设部在《指导意见》中所确定的总体工作规划是:1999年前为试点阶段,以基础管理扎实的大型建筑企业作为试点,按照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认证;其它企业参照标准的要求,使企业的质量体系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然而,实际当中却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几乎一夜之间,出现多家认证机构和许多认证培训班。
其实“一哄而上”搞认证,是事出有因。虽然建设部的《指导意见》中没有明确,但有的地方却提出了“通过认证的施工企业在招投标中可以加分”的附加条件,并且这一做法很快被各地所接受。接着又在申报和晋升企业资质中也附加了类似条件。有企业因为通过了认证,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甚至将“××公司已经通过ISO9000认证”字样的悬挂在醒目处,作为展示企业形象的一张时髦招牌。
“两张皮”凸显水土不服
所谓“两张皮”,即标准、程序和制度与企业的理解、实践相分离,两者没有融合到一起。
员工心理上排斥。某些企业领导认为贯标重要,那是基于企业需要贯标,企业发展需要贯标的支撑。然而,对于ISO9000重要性的认识,许多员工包括一些企业领导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内心却认为它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于是在心理上产生排斥情绪,势必影响ISO9000标准和程序文件的贯彻执行。
可操作性有待完善。建筑企业在编制程序文件时,虽然都十分重视文件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但在认证中心审核文件时,却往往只重视文件的符合性。由于员工的排斥心理和企业基础管理与贯标实际存在的差距,这种由企业自己把关的可操作性,其可塑性就大了。这一可塑性将直接影响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认证中心来检查时“动一动”,认证中心一走,后面立马就“不动”。所以,程序文件的形成,应采取程序编写人员与实际操作人员相结合共同研究编写的方法进行,既要符合标准要求,又贴近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实际运作无视标准。在一些已经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仍有程序文件形同虚设的现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员工不按程序文件的要求操作,怕费事,图省力,有章不循。这是执行ISO9000系列标准过程中的一种“通病”。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ISO9000认证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资金投入只求应付。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按照程序文件操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由于建筑市场的无序、低价、恶性竞争,导致某些施工企业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上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而企业没有资金能力对贯标的实施与推进进行投入,必然会导致在贯彻程序文件中执行不力、操作不到位,人为造成的“两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