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诸多民营企业的相继衰落,使得危机管理成为民营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危机并不等同于企业失败,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企业应将危机产生的沉重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动力,驱使企业追求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制度上的不断创新。
“危机四伏”之状
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恶性事件。从管理学角度看,民营企业的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战略危机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战略对于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愈显重要,不少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战略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如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或没有优势资源,盲目进行多元化投资、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导致规模不经济。
组织危机 组织危机指组织规模过大,效率低下,组织结构与企业成长阶段以及企业战略不适应,管理体制不完善,组织文化落后等问题导致的危机。如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经营会出现变动,容易引起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的不相适应。
财务危机 由于民营企业在投、融资上的决策失误、股票市场的波动等因素,使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若无法寻觅更好的融资渠道,自然引起民营企业资金断流,财务难以为继,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
人力资源危机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由于观念的落后,对人才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引起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如大部分民营企业采取家族式管理方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需要引入外部人力资源来共同管理,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市场运作危机 企业市场运作中常常遇到的危机有产品危机、价格危机和信誉危机。如企业产品引起的事故及其某些环节的处理不当从而被媒体曝光,造成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拒绝购买该企业产品,使企业在市场中陷入困境。
透视危机管理过程
危机管理是企业在探讨危机发生规律、总结处理危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管理范畴,是企业对危机处理的深化和对危机的超前反应。其内容包括:在危机出现前的预测与管理、危机中的应急处理以及危机的善后工作。
企业危机的监测和预控 企业危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而非危机发生后的处理。
其一,成立企业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其成员应尽可能选择熟知本企业内外部环境、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参加。他们应具有富于创新、善于沟通、严谨细致、处乱不惊、具有亲和力等素质,以便于通览全局、迅速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