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公共关系 >> 媒体合作 >> 正文

网络媒体的社会守护与舆论引导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传媒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2008年伊始,一桩桩接踵而至的新闻事件把网络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从正反两方面凸显着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正面影响如雪灾报道,无论是官方网络媒体还是商业网站,都投入到“众志成城抗击雪灾”的网络行动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及时、容量无限、时空无界、超强互动的特性,既有丰富、翔实的网络新闻报道,又彼此间建立联动机制,及时报道雪灾发生地的灾难情况,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负面事件则如众所周知、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无论板子打在谁身上,网络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发布者和内容集散地,都逃脱不了干系,这也进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互联网的深刻反省和思考。

  谁在左右网络舆论的走向

  近一两年,网络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而影响社会民众、改变规制的事件频频发生,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厦门PX事件、“黑砖窑”、《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网上大讨论、 “周老虎”真伪辨等,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网络已经成为社情民意的重要表达渠道,网络舆论走向影响甚至决定着现实问题的发展方向。可是,网络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呢?谁又在左右着网络舆论的走向呢?

  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因此,发端于网络上的舆论有着区别于传统舆论的特征。首先表现在意见主体上,自由而分散。网站并不强求网民在发表意见时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和明确的身份认证,因此无论是谁,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从属于哪个党派集团,信仰何种宗教文化,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展开讨论、表达意见,而不必对所发布的信息和言论承担责任。其次,表现在传播渠道上,多元而共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提高,网站提供给网民发表意见的渠道越来越多,论坛、BBS、贴吧、新闻留言、博客、播客、网络杂志、掘客等,网络舆论的传播不再是单一渠道的传播,而是多种渠道共生合力的新型业态。第三,表现在网络内容上,散乱而复杂。互联网内容包罗万象, 网络的自由性、网民的个性化给了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生存的空间,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传统“把关人”作用削弱,网络舆论理智与非理智混杂,建设性与破坏性交织,话题五花八门但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网络舆论的上述特征极大地影响到网络舆论的形成与演进。以“艳照门”为例,最初的发布者只是极少数的个体,但经过网民的转载,照片流传到了网络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每一个转载照片的网民都成了意见主体,他们是自由而分散的,而散布的渠道也是多途径的,公共的BBS论坛、贴吧,个人的电子邮箱、即时通讯等都成为“艳照”的传播路径。但是,网络舆论的形成始于网络,但最终并不止于网络。因为网络舆论形成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是网民、网站和传统媒体彼此相互作用的结果。三者间建构的网民——网站、网站——网站的内循环模式和网民——网站——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双向外循环模式直接关系到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站、网民和传统媒体都有可能成为网上舆论的源头,在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网站提供了舆论滋生和放大的平台,传统媒体成为舆论最终“落地”的助推器。三者间相互作用、相互借力,由此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这一舆论形成模式,在“周老虎”事件中有着清晰的反映。

  “周老虎”事件最初的文章发自纸媒并被少数网站转载,基于该新闻的新奇性和接近性,网站间开始彼此转载,同时又通过论坛、博客、贴吧等形式多次传播,这使得原本不看报纸的受众在网络平台接受了该信息,并根据信息的价值、自己的情趣发表着意见和看法。传统媒体时刻搜罗、关注着网络热点,针对“周老虎”的各种讨论和质疑,又被传统媒体筛选,将虚拟世界的话语带回现实世界,并进一步追访当事人、当事人的朋友及亲属、官员、学者,将事件“扎根”于现实生活环境,中间还配以评论,传统媒体的这些动作又被网络再次转发。如此反复循环,网络舆论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1] [2] [3]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