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质量管理 >> 质量战略 >> 正文

抓质量管理教育,育跨世纪人才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国从1978年引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至今已有18个年头,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预期的目标差距很大,职工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必需的知识与技巧是造成这种情形的最主要原因。而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武器—质量教育工作不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就是流于形式,这一局面的继续存在必将严重制约我国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质量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高等学校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主要阵地,担负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建设社会的历史使命感。为此,我们一方面增加了质量管理课的讲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质量管理辅修课;另一方面在质量管理教学过程中,针对质量管理的特点以及该学科的发展应用状况,本着教书、育人同步进行的原则,进行了粗浅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不断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国民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目前,国民质量意识淡薄已成为制约我国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质量忧患意识,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也无法保证高水平的质量。对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

  1。内忧外患—提高质量是唯一的出路

  根据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对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这一基本国情没有足够的认识,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我国产品质量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而盲目乐观,缺乏基本的质量忧患意识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紧迫感。为端正认识,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多方面来强化同学的质量忧患意识。如:

  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产品质量抽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产品抽查合格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较发达国家的95%相距甚远。我国每年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亿元,94年国有企业产品积压超过4000多亿元。另外,假冒伪劣的泛滥给社会造成了难以数计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隐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企业牢固树立市场观念,主动研究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

  当前,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我国企业都面临极其激烈的竞争,企业面临的形势是极其严峻的。目前我国只有13%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65%的产品质量比国际水平落后二、三十年。尽管目前我国的进口关税税率依然较高,但国外企业还是依靠高质量的产品或通过三资企业对国内市场构成了严重威胁。以机械行业为例,1993年,中国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高达121。9亿美元,我国机械产品的名义竞争力仅有0.38,日本为6,美国、德国为7,其间差距之大令人担忧。一旦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届时,进口关税税率水平还将大幅度下调,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开放,由此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企业只有苦练内功,狠抓产品质量,才有可能充分利用世界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据世界名牌的最新排名,前100位中竟然没有一个中国名牌。这说明我国名牌离世界级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外商通过合资消灭国内名牌的问题也十分严重。

  通过大量的事实的分析,同学们清醒认识到外商的内外夹击与国货质量低劣、竞争力差这一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了质量忧患意识,激发起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的积极性。

  2。奋起直追—日本人是我们的榜样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化压力为动力。我们列举了日本走质量兴国的成功案例。众所周知,二战后的日本犹如一堆废墟。由于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将优势力量放在军工生产上,民用品生产长期得不到重视,因而导致日本产品质量低劣,“东洋货”成了劣质品的代名词。日本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振兴日本经济,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日本必须彻底改变东洋货的劣质形象,走质量立国之路。为此,日本科技联盟从美国引进质量管理并聘请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和朱兰博士前往讲学。经过二十多年不懈的努力,至七十年代末,日本产品以其质量优良而风靡世界。人们在探究日本如何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时发现日本国民强烈的质量忧患意识是其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即使现在,日本人在进行国民教育时还反复强调资源贫乏、日元升值给日本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日本才有出路,以强化国民的质量意识。可以说,过去日本凭武力没有办到的事现在凭质量办到了。日本的经济成功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日本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

  通过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意识教育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经济落后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屈从,落后就要遭受欺凌!而质量则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面对残酷的质量竞争,爱国主义并不仅仅体现为对民族英雄的崇拜和对体育竞技胜利的狂热,更多的是体现于日常生活的平凡之中。作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二、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我国质量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质量管理仍处于低谷阶段,社会上散布的质量管理无用论给我国企业深化质量管理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我国质量管理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分析了我国质量管理成败得失的原因:

  1。从经济类型上看,我国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时的经济类型仍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没有适宜质量管理生根开化结果的土壤,因而推广效果不够理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为质量管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说我国全面质量管理大发展的时机即将到来。

  2。从教育水平上看,我国全民教育水平偏低,决定了我国全民素质较低。由此给质量管理造成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是社会全员的质量意识淡薄;二是企业职工的业务素质差、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技术。这使得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目前,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对质量培训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产品质量可望不断提高。

  3。从管理水平上看,我国企业目前的整体管理水平还很低,而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其他的管理职能来支持。因此,深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我们掌握必要的管理技术。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认识到,尽管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处于困境,但这并不能够表明质量管理在我国企业没有用武之地,深化改革给质量管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现在的大好学习时机,掌握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手段,那么我们将错失良机、愧对祖国。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如前所述,我国推行质量管理效果很不理想,社会上对质量管理的误解很大,这对学生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质量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端正认识、树立信心,使他们能够学好用活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1、充分认识质量管理的两重性

  管理科学与其它工程技术如机械制造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不同,它具有维护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双重职能,这就决定了管理的两重性。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一个学科分支同样具有这种两重性。质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美国,发展于日本及其它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质量管理是生产实践的产物,它又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工具。因此,我们在讲授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质量管理的两重性,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灵活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切不可死搬硬套国外的成功模式。

  2、端正学风,正确认识现实与理论的关系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很低,许多企业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粗放型管理,现在我们讲授的许多先进管理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得不到有效应用,有些同学认为课本上讲授的知识太先进,在实践中用不到,因而对管理课(包括质量管理课)学习热情不高,应付了事。这种消极适应社会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对社会、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轻率盲从,如果青年人没有改造社会、建设祖国的信心和决心,一个国家便没有出路。为此,我们列举了大量企业由乱而治兴旺发达的案例,说明理论对实践的巨大反作用,以帮助学生增强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如青岛海尔集团,是全国有名的质量效益型企业,其产品质量之高、效益之好令世界同行侧目。然而,谁会想到这样一个名牌企业在十年前还是一个管理混乱、濒临倒闭的小厂。面对如此的困境,新上任的厂领导没有气馁,而是从最基本的管理规章抓起,记得其中有这样两条:“不准在车间内打架闹事;不准在车间内随地大小便……”就这样,海尔人一步步走出了困境,步入辉煌。大量的实例使同学们体会到只要有彻底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终究将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系统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又一体现

  现代管理的突出特点是系统管理,以谋求系统最大利益为目标。质量管理也不例外。在学习和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时,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系统观念。从整体、全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各自为政,为了局部利益损坏全局利益的做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侧重于质量体系教育,不注重于具体管理方法的讲授,着力于培养学生以系统的观点来运用具体方法的能力,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质量管理方式。二是针对当前社会上许多单位和个人为个人和局部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做法,如业务员私拿回扣、内耗严重、部门本位主义行为、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假合资等等,不断启发学生认清这些行为实质上就是没有全局观念、缺乏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教育学生树立全局观念,洁身自爱,在以后的工作中事事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团结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集体效应,获得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通过质量管理课教书育人活动,我们认识到:作为任课教师,必须了解世界质量管理发展的动态,并对一些质量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质量管理进行较为透彻的讲解,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正确剖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