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分析 >> 正文

营销战略分析:为什么动销不起来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动销,是当前的一个热门的营销话题。俗话说:被淹死的人往往都是很会游泳的人。这句话如果用在当今的营销界,还真有几分道理。正如许多企业的营销高手会经常面临着这样一些头痛的问题:在一个行业做了好几十年的营销,新品不能成功上市、产品突然出现滞销、甚至突然要从市场上消失等等,出了这些问题,还往往理不清头绪,不知如何下手。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单凭经验直觉就可以迎刃而解那么简单。中国的市场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砺,跨国资本的不断加入,使市场运作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整合营销时代的来临,使营销的致胜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供大于求,使消费者面临更多的选择,消费更趋于理性化、个性化。营销咨询业的兴起,对企业的营销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精准营销,找准营销致胜的支点。这些复杂的变数,导致不少企业陷入动销的迷途。从实践中看,不能有效动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

  一、产品定位不准:

  细分市场,几乎是每一个新产品诞生前的必修课。一个产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可能卖给所有的人,只能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因为消费者往往只记得住第一、却记不住第二,即是在竞争中锁定最具差异化优势的核心目标消费群,以重度消费群为主要目标对象,辐射和带动周边消费群,实现“二八法则”的销售目标。

  市场细分的标准很多,如:按年龄、按收入、按职业、按性别、按个性偏好、按身份地位、按产品用途进行分类等,但必须选择一个最适合消费需求和竞争需要的细分市场进行定位,同时要求其它各项营销组合必须与之相匹配。如:把“OPEN”这样一个年轻、时尚的啤酒产品定价很高,这就是定位不准。因为年轻的消费群大多收入并不高,不是高消费的主流群体;反之,高消费群大多年龄偏高,但却与年轻人的个性偏好有较大差距。

  定位不准就会像男女之间找对象一样,错位的消费者是不可能选择与之不符的产品,因为市场上有大把的与之相符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供他们任意挑选。

  二、产品缺少价值感:

  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包括五个部分: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其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最具影响力的是核心产品。它包括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利益和精神利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卖点或USP、UVP,是该产品区别于其它同类竞争产品的独特利益点。在竞争中,这个利益点不但要求鲜明、独特,而且要求领先市场,并与竞争产品相比更能符合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如:大浪啤酒的“第一道麦汁酿造”、黄河王啤酒的“开启精英时刻”,都具有独特性、领先性,从而有效地占据了消费者心智的第一位,成为目标消费群的首选产品。如果产品本身不具备这些卖点,消费者并非专家,他们会更相信具有价值提炼的产品广告宣传,而且还要从这些宣传中挑选第一,而不是第二。

  三、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不足:

  消费者在选择一个产品时,往往需要经过认知、认同、认购的过程,即使是快消费品也不例外。这是一个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高的时代,消费者处于被信息包围的时代,产品自身不但需要高度“商品化”——经过精心的、全面的策划包装,更需要把这些包装好的优势点抢先一步告之消费者。只有让消费者认识到产品的价值,才有可能认同你的产品,进而采取购买行动。如果无法让消费者认识到产品的价值,永远也别期望“哥伦布”来发现新大陆,因为再好的产品也不会自己说话,都将被湮没在产品过剩时代的浩淼商海之中。

  四、品牌处于被屏蔽状态: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消费观念很快从产品质量消费、价格导向转向品牌选择,品牌选择型消费群主要集中在中高档市场,被一些国际品牌和国内大品牌所操纵。中国的很多市场虽然还不成熟,但每一个区域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三法则”效应,甚至出现“赢家通吃”的竞争格局。所以,许多后来者或中小品牌,特别是一些中小品牌的新品,在很多时候都处于被大品牌或赢家屏蔽的状态——大品牌的消费者忠诚基本建立,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和尝试别的品牌。

[1] [2]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