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战略的开山鼻祖,美国人迈克尔?波特在其著名的《什么是战略》一文中,就对学习行业标杆的做法进行了批判,并指出这样一个做法只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方法之一,并不是战略,也不可能取代战略。
波特说,“这种信条是危险而错误的,它正在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互相摧毁式的竞争之路。”
“运营效率意味着,在进行相似的运营活动中,企业可以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因为它们消除了无谓的活动,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更为激励员工士气,或者对管理单项运营活动或者整套运营活动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但是这些只是企业对生产力、生产效率、质量和速度的追求而催生出来的管理工具和技巧”,“对标杆的学习,虽然可以使企业的运营效率在短期内达到较大提升,但它们却因为无法将这些进一步转化为持续盈利而倍感挫折。因为几乎没有企业能够依靠运营效率赢得竞争”,波特这样认为。
换句话说 ,标杆企业的一些所作所为,只是其竞争战略的一些外在表现而已。学习者对于外在的管理工具和技巧的学习,并无助于建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而竞争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它意味着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于竞争者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 在《什么是战略》一文中,波特对战略作如此注解。按照波特的意思,如果要想成为卓越企业,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一整套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战略,而不是学习和模仿竞争对手,“战略就是形成一套独特的运营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
戴维?德兰诺夫也认为:柯林斯的这种学习标杆的做法,结果很可能使学习者只是按照猴子的方式来理解战略:
在一个孤岛上,一只狮子找不到吃的,发现一只猴子。猴子爬到一棵大树上不下来。狮子就围着大树转圈,不走。于是猴子说:狮大哥,你别转了,转多长时间我也不下来,你从这儿一直向东走,有一条小河,河对岸什么好吃的动物都有。狮子想了一想,向东走去。过了一会儿,狮子又回来了,说:猴子,那条河我过不去。猴子说,我告诉你的是战略,至于怎样过河,那是运作的问题,这不是我的事了。
在戴维?德兰诺夫看来,柯林斯的思想只是给那些期望成为卓越企业的企业家们描绘了一个动人的远景,至于如何到那片丰饶之地去,柯林斯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这就是柯林斯的思想的一个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