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定位 >> 正文

战略性跟随的尴尬与挑战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销售与管理》 佚名 参加讨论

  在实践中,战略性跟随是很多

  企业的选择,有中小企业,也有行业的领先者。我们的理解是,只要企业是以模仿而非创新作为企业整体竞争战略的选择,就可以称之为实施了跟随战略。

  当然,跟随与模仿无处不在,单纯的产品模仿不能称之为战略性跟随,产品的模仿仅是企业整体性战略选择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企业战略性跟随的起点。跟随战略也并不排除创新,不过这种创新通常是在模仿基础上实施一定的差异化,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渠道、价格的选择。

  战略性跟随的后发优势

  创新可以带来“先发优势”,与此相对应,战略性跟随的价值可以概括为“后发优势”。 首先,跟随降低了由于顾客需求及趋势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创新成功的比率要远远低于失败的比率,跟随者显然可以降低甚至规避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其次,跟随可以节约大量的开拓成本,包括包括数额不菲的市场研究、产品研发费用,也包括广告和促销等市场教育费用;第三,跟随者有机会向先发者学习经验,同时减少或规避先发者所犯的错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现象在企业的竞争并不少见。

  跟随战略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为跟随者低成本进入市场、低价格销售创造了条件,为跟随者后来居上创造了可能,这就是大量中国企业青睐跟随战略的根本原因所在。但是,任何一种战略选择都有其内在风险,企业实施跟随战略也是有风险的。可以这样说,跟随战略固有的风险一点也不比创新小。

  战略性跟随的固有风险

  营销大师莱维特曾将跟随模仿战略称之为“咬第二口苹果的策略”。言下之意是,跟随者进入市场的时机选择对于自身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时机不当的话,跟随者要付出致命的代价,理想状态是“咬第二口苹果”。跟随得太早,如果先发者的创新算不上成功,跟随者当然也会随同先发者一道步入泥潭;跟随得太晚,等消费趋势已经明确后,跟随者再大举杀入,往往就会延误时机,大量跟随者的涌现,彼此之间的恶性竞争,会迅速将行业的利润空间压缩到亏损极限。在这样的竞争状态下,跟随者的命运只有两个:要么及时退出,要么苦苦支撑比谁的“气”长,任何一个选择都须付出不菲的代价。

  另外,先发者的打压是企业实施跟随战略必须直面的。如果先发者策略得当、实力超群,跟随者即使时机得当,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可小视。

  从中国企业发展的现实来看,跟随战略在已过去的二三十年更容易取得成功。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市场化变革之初,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井喷式爆发,这给了跟随者足够的市场空间。同时,先发者也好,跟随者也好,市场运作的经验均不成熟,具有后发优势的跟随者反而更容易取得大的成功。

  但是现在,中国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绝大多数行业已经度过了井喷式的快速发展期,步入准成熟期。产品已经普及,需求相对稳定,行业的增速平稳,利润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同质化竞争、供过于求是这一时期最基本的竞争特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跟随战略的内在风险开始放大并衍生出新的风险,这对采用跟随战略的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2]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