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企业信息化 >> 信息化战略 >> 正文

残奥会成契机 信息无障碍产业化进程加速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通信世界 张鹏 参加讨论

  北京残奥会不仅是全球体育界的盛宴,更是我国在信息通信领域推进无障碍事业的一大契机。在残奥会上,许多创造性的信息无障碍技术首次登台亮相,而同期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更是将各方目光再次聚焦到信息无障碍的发展上来。

  面对中国目前涉及2.6亿家庭人口的8300多万残疾人,信息无障碍事业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此次信息无障碍论坛上表示,信息无障碍的建设是全社会的义务,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网络和服务的作用,让广大的残疾人公平地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福祉是信息通信领域义不容辞的责任。

  标准颁布力推产业化

  从近几年的发展中不难看出,信息无障碍这个概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无到有、逐渐清晰,其发展进程也从最初的理论层面落实到了具体的产品和技术上。值得一提的是,提到信息无障碍针对的人群,很多人都只会联想到残疾人群体。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进行了纠正:“信息无障碍应该面向两个群体,其一是残疾人,或者暂时处于视听障碍的人群;其二是身体健康,但是文化水平有限、上网知识缺乏的特殊人群,他们包括不识字的老年人及幼童,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或者一部分家庭妇女等。所以信息无障碍的推进,实际上对中国全面普及信息化具有深远意义。”

  今年3月,由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牵头制定的《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由原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此项标准的原则在于要求网站的内容要具备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和兼容性,同时信息无障碍的国际标准也在积极申请中。

  “信息无障碍标准的制定,可以说是信息无障碍向产业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多年来推进工作的一个质的飞跃。”一位参与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研究人员如此描述。他还表示,信息无障碍标准的制定并不单纯是在技术指标上加以要求,而是更加注重推进信息无障碍产业化的发展。

  中国目前的信息无障碍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较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除了我国残疾人群体的信息化普及率不高,还有信息无障碍产业链的不完善,没有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来维系其中的运营主体、开发企业、政府等各环节的关系。所以,及时有效推出信息无障碍标准,可以获得社会最佳效益,在各成员间建立起互联互通的关系,促进信息无障碍产业的发展。

[1] [2] 下一页

Tags:信息化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