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人力资源管理 >> 职业规划 >> 正文

解开IT职场的“死结”[1]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IT职场的“死结”连着两头,一头是因无米下锅而心如火焚的用人单位,另一头是背负着全家人的积蓄和期望寒窗苦读,毕业后却求职无门的大学生们。解开“死结”本身应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非哪一个部门所能单独承担。

  IT职场供需双方似乎存在着一个死结:一方面是企业急需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却是大批学子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近日开幕的“2006年中国高校IT院长论坛”上,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肖华一上来就告诉出席论坛的150多位院长:“最近有两件事让我们对人才问题伤脑筋。”一件是他们司机关的四个处室招聘公务员,这些处室的业务多数涉及半导体、元器件等基础产业,可相关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应招者中竟没发现一个合适专业的人才”,最后只好选了几个相近专业的毕业生。第二件是有一次在网上组织产业发展的讨论,大家列出了几个急需发展的专业,后来发现,发展这些个专业的最大难题,竟然是大学里找不到培养对口人才的专业,“真不知我们的教育专业是怎么设置的”。

  IT职场的“死结”是连着两头的。与用人单位因无米下锅而心如火焚相比,那些背负着全家人的积蓄和期望寒窗苦读,毕业后却因所学专业或工作经验等原因而求职无门的大学生们,无疑更值得关注和同情。

  “我在南京晃荡了两个多月,已经弹尽粮绝了,再找不到工作只好回老家种地了。”南京东南大学一位本科生告诉记者。他说自己参加了十几场招聘会全都“没戏”,递交出去的数十份简历也是石沉大海。“几乎所有单位的招聘条件都要求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不是断了我们这些应届毕业生的路吗?”

  “供需死结”扣子在哪里?在记者的采访中,高校、企业、政府官员和职业教育部门各有说辞,见仁见智。这或许说明,“解结”本身应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非哪一个部门所能单独承担。

  “解结”工程,高校先行

  “人才培养,教育是主导,IT职场出现了‘死结’,板子首先应该打在教育身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告诉《计算机世界》。

  在倪院士看来,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的陈旧和教育方式的陈旧上,现行的教材编审体制和应试教育方式早已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了。

  “教材陈旧”并非现在才提出来的,久拖不决,高校也有自家的苦衷。参加“2006年中国高校IT院长论坛”的高校IT学院院长们认为,多年来教材改革收效甚微,根子在于教育体制。“教材的改革受制于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而教学大纲是两年一次计划。设置新的教学专业也须教育部批准,审批过程较慢。”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朱艺华说。

  不过“高校也有难辞之咎”,譬如在补救措施方面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力度,专业设置和教材的设计缺乏超前性。再就是“很多IT学院热衷于追逐国际热点,缺乏从应用需求中超前凝炼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东南大学信息科学工程学院院长尤肖虎认为。

  在就业难所反映出来的人才供需“死结”中,大学生们动手能力弱、“实践经验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这也是中国教育受诟病最多的地方之一。不少IT�

[1] [2]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