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分析 >> 正文

搜狐与新浪的博客策略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其实,最早想开博客时选择的是搜狐,也开通了。 可后来又转到了新浪。在新浪呆了几个月,现在又想回来。一去一回之间感觉到了搜狐与新浪博客的不同,细细想来其中有许多营销与管理的道理。

  1.最早想选择在搜狐开通自己博客是因为我喜欢上搜狐的网站,准确说来也不是喜欢,而是习惯了。这种习惯的形成主要源于我的两个邮箱都在搜狐,和搜狐有国内最大的校友录。慢慢上来的次数多了,就习惯和喜欢上了搜狐,包括在其首页上看各类新闻。至于当初为什么会在搜狐建邮箱,现在不得而知。可能是偶然吧。但今天对搜狐的习惯则源于多年的积累。看来,最初各大门户网站的免费邮箱策略对建立今天的江湖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它吸引了最初一批消费者,并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潜移默化地建立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者对一种产品或品牌的消费习惯一旦建立和形成,对企业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同时,这种习惯本身提高了消费者的转移障碍。

  2.后来,转向新浪则是因为最初在搜狐建立的博客不能自己管理博客(可能是我当初自己没搞明白吧,反正当时的感觉就是太不方便了)。所以,就极不情愿地搬到了新浪(注意我的不情愿,这反映了习惯的力量)。当时,发现新浪的博客服务如我所想,也就安家落户了。这就是消费者满意理论的意义所在(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某种服务和产品之前,都有一个基本的期望。消费后则会产生实际的感受,两者相比,实际感受超过期望则满意;反之,不满意)。但我还是搬走了。这也突现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营销之难——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越来越低了,品牌移情越来越容易。

  3.现在又搬回搜狐则是由于发现了新浪博客的“不足”:一是文章审查过于严格(这点是别人的体会,我没有亲身体验,见:http://weihulin.blog.sohu.com/14674159.html)。博客和互联网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它成了草根文化的代表,成了广大草根心情的渠道。而这种渠道是社会正式系统不曾提供的。如果审查过严,博客会丧失它的生命力。这一点搜狐比新浪做得好!二是个人博客地址的设计不好,不是由消费者自己设定,不能实现地址的拟人化,更不用说个性化了,而是由系统自己生成一个一串冰冷的数字(谁记得住啊!)。而这一点最重要。因为博客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展示自己(思想或形态)的平台,也是志同道合的网友交流思想的渠道。要交流,要碰撞首先就要传播自己的博客,让别人知道自己。就像企业的新产品上市广告一样。但传播的前提之一,就是有一个好名字,对博客来说,就是一个容易记忆和传播的网络地址。这点搜狐显然要做得更好!其实网站提供的博客服务本来就是典型的体验式营销。企业搭建平台和提供情景(给消费者提供开个人博客的平台),由消费者自己生产(用博客记录自己的思想),自己消费(自己回味和让别人品味),然后享受着其中的愉悦(思想认同和碰撞的喜悦)。如果说写博客的都可以算是知识分子(或文人)的话,文人是最喜欢卖弄文骚,或针贬时弊,表达情怀(中国的知识分子本来就是这样的嘛)。而博客提供了一个原有体制不曾,也不能提供的平台和渠道。但作为企业要了解知识分子——最大的博客消费者市场的需求: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别人了解(所以,不能审查过严,并利于其传播其思想)。显然在这点,搜狐做得比新浪好(但不幸搜狐也有趋严迹象,可能是怕树大招风吧,但其中分寸得好好把握。)!

  当然,新浪的博客有自己的策略。博友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升级博客(即就是可以个性化博客地址)可以有通过三种途径:一是要不断更新博客,并尽量原创;二是自己利用各种途径宣传自己,新浪提供的平台是向新浪博客主管自我推荐;三是加入一些博客圈等。但这无疑提高了新浪博客的进入门槛。当然,这种策略可以提高新浪博客的“档次”——尽是些名人或大腕。但我不认同这种策略。如前所述博客从一开始诞生就是草根文化,也是其生命力所在。网站要做的是尽可能降低门槛,让更多有兴趣的博友们进来,让他们在其中尽情“博”击。谁又会知道,什么时候会杀出一个博客皇帝,尤如朱元彰。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