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南模式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党建+企业社会责任’”。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当一部分人宣布苏南模式终结的时候,红豆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苏南模式没有死亡,而是以新的内涵存在。
正是这种新发展思路,让红豆迸发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2007年红豆产销181亿,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0%,企业成为跨服装、机械、橡胶、地产、生物制药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2008年5月21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红豆集团筹建财务公司,这是中国银监会成立5年来首次批准民营企业筹建财务公司,也是红豆跨入金融行业的新起点。
红豆由此证明自己不只是旧苏南模式的代表,更是新苏南模式的典范。
搬开阻碍现代企业制度的顽石
90年代初,因为产权不明晰,曾经缔造了红豆初期辉煌的“一公独大”乡镇集体经济,成为横亘在红豆和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顽石。
红豆能搬开这块绊脚石,周海江功不可没。
1988年,深圳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周海江进入红豆,成为红豆的第一位大学生。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周海江很快意识到,乡镇企业普遍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生产效率低下。
“红豆一定要打破旧集体”,在担任车间主任时就已经向旧工资制度发起挑战的周海江很坚决。
1993年,顶着搞资本主义压力的红豆开始股份制改革,事实证明红豆的改制相当成功,2002年集体股份全部退出,红豆实现了从乡镇企业到民营企业的华丽转身。
当时港下镇有11家省级乡镇企业,改制后只剩下 3、4家。为什么红豆改制能够成功,其他乡镇企业,包括比红豆好得多的金钥匙集团,却因改制夭折?
红豆集团副总经理王竹倩,参与了红豆改制系列文件的起草,她向《法人》记者分析了个中原由。
王竹倩认为,改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私心在作祟。这些企业的改制是把集体的股份变成自己的股份,变到自己的口袋里,企业不但没做大,反倒越做越小,以至于无。而红豆改制和其他改制不一样,红豆改制是非常实实在在做事情,每个人拿钱出来买集团股份。
王竹倩说的正是周海江的创举:股权开放。
王竹倩记得,当时的情况是,所有高层必须拿出20万以上,才能保住高层的位置,这就保证了高层的决策是从集团利益出发,而不是从私人利益出发;普通职工可以自愿入股,并且没有上限,当时工资只有300元的王竹倩拿出1000块钱入了股,这一举措让员工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充分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员工的风险意识。
93年改制后,镇里仍保留了20%的股份。2002年,在区领导的支持下,红豆高层把镇里的股份全部买下,出资额从100万到2000万不等,董事长周耀庭拿了2000万左右。
“当时的董事长周耀庭一直强调财散人聚,当股份给所有的管理层的时候,这个心就齐了,当股份都集中在周家,我相信跟他们打江山的人都不可能留在周家。”王竹倩说。
红豆集团和分厂的高管都持有红豆股份,大小股东共计800多名,周海江告诉《法人》记者,他个人持有红豆股份约12.37%,整个周家持股在50%左右。
向现代企业制度逼进
红豆最广为人知的是其独自探索出来的“四制联动”机制,除上述的内部股份制外,还有内部市场制、母子公司制和效益承包制,红豆人认为这是红豆现代管理制度的雏形。
以内部市场制为例,红豆人对此形象的说法是,“走出车间就是国内市场,走出厂门就是国际市场”。这一竞争机制最成功的案例发生在红豆摩托车厂和轮胎厂之间。1995年为避免单一行业的风险,红豆兼并了上海申达摩托车厂,为给摩托车配套红豆又进军了轮胎行业,根据该竞争机制,集团的厂有权选用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而红豆配套厂的轮胎,没有被集团摩托车选用,这种“倒逼机制”使得轮胎厂下大力气,降低成本,提高质量,1998年红豆摩托车轮胎坐上了国内头把交椅。
改制后的红豆,在实践中又逐步探索出了“两权分离,三权制衡”的管理模式。两权分离就是实行董事会的所有权和总经理的经营权彻底分离,保证总经理独立行使经营管理权;三权制衡就是董事会的所有权、总经理的经营权、监事会的监督权三者相互制约和监督。
2001年1月8日,红豆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交易,红豆开始与国际管理规则接轨。
周海江有个经典的言论,他认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为现代企业,除了健全体制、机制,还要看企业的关键岗位是如何取得的,如果是靠制度取得的,这个企业现代化程度就高,反之就低。
2004年9月15日,周海江当选为红豆集团新一任总裁。周海江是总裁周耀庭的儿子,更为凑巧的是,红豆最早是由两个弹棉胎的老人合作发展起来,其中一个就是周海江的爷爷。有的人就说周海江是周家的人,总裁的位置自然而然就传给他。
王竹倩认为,这只是一个结果,其过程与红豆的用人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当时把高层的21个人作为总裁候选人,他们都是子公司的总经理,集团的副总经理或部门负责人,由50名大股东,进行三轮选拔。王竹倩告诉《法人》,对红豆来说,股东投票选举自己的当家人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有钱在公司,一定会对自己的股份负责任。第一轮选出四个候选人,第二轮从四个候选人选两个,最后一轮,从两个人中选一个,50个人投票,周总得了49票。
周海江当选后说:“我很高兴我当选,我更高兴我通过这种方式当选。”这句话王竹倩至今记忆犹新,她认为这句话不只代表周海江个人的观念,而是代表整个红豆的观念。
周海江就任红豆集团总裁,标志着红豆向现代企业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
一半是文化,一半是技术
从一定意义上说,红豆的成功就是品牌营销的成功。周海江说,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另一半是技术。正是这种认识让红豆在各种逆境中乘风破浪,独树一帜。
周海江告诉《法人》记者,红豆是一家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企业,目前逐步迎来高成本时代,可以说,我们纺织服装行业是这一轮宏观调控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
据红豆内刊报道,2007年中国三分之二的服装企业利润仅为0.7%,另外三分之一的平均利润却达到了8.4%,而到了08年第一季度,这三分之二的利润只有-0.6%,另外三分之一的利润进一步增长,达到8.7%。
这两种企业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品牌战略的两翼:一半文化,一半技术。
在这种宏观背景下,红豆形象男装作为红豆服装的排头兵先行展开了商业模式转型,将批发渠道改造成专卖店体系,相比批发渠道,专卖店体系具有市场覆盖面广,产品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强、品牌特性强等特性。
为配合这次品牌营销战略,红豆一如既往的一手打文化牌,一首打技术牌。
2008年3月27日,红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中国主流生活方式”高层论坛,邀请了众多文化名人、学者、专家参加,论坛上,红豆集团提出了“打造中国主流生活方式”的新使命,并将其作为红豆形象男装的市场基础。
在技术方面,红豆股份公司邀请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赵玉峰担任设计总监,为红豆形象男装的研发掌舵。今年元旦,红豆股份重新整合了研发队伍,调遣一批原有的经验丰富的老将,还吸纳了一群朝气蓬勃的设计学院毕业生,打造了一支由20多名设计师组成的红豆形象男装研发中心。
除了上述最新举动外,红豆在品牌文化建设和技术创新上已经积累了辉煌的业绩。
王竹倩告诉《法人》记者,红豆每年在服装上有100多个专利,如口袋图案、款式翻新设计等,这在全国的服装设计方面是比较少见的,所以2005 年红豆被评为全国专利试点单位,2006年被评为先进试点单位。目前红豆集团正在致力于建立规模性研发中心,计划研发资金为年销售收入的2%。
在品牌文化建设上,红豆将品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精心策划了“红豆·情人节”、“二十万元征集‘当代王维’红豆诗”、“情歌大赛”、“感动中国的爱情故事征文大赛”等活动,产生了轰动效应,推动红豆向“中国第一文化品牌”的目标前进。
周海江表示,在当前高成本时代,虽然红豆受到的冲击很大,但是一贯以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红豆已经做好了准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逐步从生产经营型向创造运营型的企业转变。
中国民企的两种品格
周海江认为,民企需要塑造“两种品格”,即“红色品格”和“绿色品格”。“红色品格”就是树立产业报国、守法经营的理念,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强化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绿色品格”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强化社会责任,做到“环保优先”、“环境友好”。
而红豆正是借着这两种品格的双翼腾飞。
“虽然我经营的是民营企业,但我始终不忘我是共产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周海江对党的信念赋予了红豆“红色品格”。
红豆集团目前共有党员800多名,党委下设14个党支部、85个党小组,实现了党组织建设从集团总部到产销一线的全面覆盖。党建工作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灵魂,成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核心和根本保证。
周海江对党组织在民企的作用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及时吃透并准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就是最大最好的机遇,加强党组织建设就是培养、发现、汇集人才的最好途径;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借鉴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教育方法,就是提高民企凝聚力的有效法宝”。
王竹倩告诉《法人》记者,就像周海江对自身的要求一样,红豆对企业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当很多企业在偷税漏税的时候,周总对各个公司强调开票一定要达到相当程度,销售了不能不开票,我们周围很多企业不见得规模比我们小,但是税比我们少得很多,红豆去年一年的税就是3个多亿。
红豆的宗旨是“产业报国,共同富裕”,如果说“红色品格”实现了红豆的一个抱负,那么“绿色品格”则承担着红豆的另一个抱负。
在企业的内部责任上,“只要是国家制度要求,比如说对职工的社保责任,我们都会做到,此外,红豆还会额外对自己有要求,对于一线员工,红豆推出了包吃包住制度,仅包吃一项,红豆年增加支出3000多万元”。王竹倩告诉《法人》记者。
“我们对工人的保障不单单是物质的保障”,王竹倩表示,“很多人可能以为,外来员工他们只要赚几个钱回去就行,但是我们自己都知道,我到一个企业不但是为了赚钱,我们还希望可以被欣赏,可以获得上升的通道。很多企业没有考虑到工人也有这样的需求,而红豆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设立了员工星级制度。”
据王竹倩介绍,红豆将员工评为一星级、两星级、三星级员工,对星级员工,除了给星级补贴外,同时会从三星级员工中选择基层管理人员,如车间小组长,质量检验人员,对其中一部分还将送出去培训、读大学。十年前,红豆就曾经送十名外来员工去大学深造。
在2007年中纺圆桌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红豆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第一家全面执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也是国内首家通过CSC9000T认证的企业。王竹倩认为红豆足以获得此殊荣。
在企业的外部责任上,5·12中国汶川大地震,红豆共向地震灾区捐赠566.193万元的款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红豆购置了近3000万元的污水处理设备,并成立了由周海江带头的废水治理小组,积极参与治理太湖的工程,2003年红豆投资3000万元,建立了污水处理厂,不仅负责集团内废水处理,而且解决当地一些小型企业的废水处理……
“企业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是为了人类的生活更美好。”周海江说。
2007年6月,周海江当选十七大代表,这是人民给他的最高荣誉。
商场父子兵
没有周耀庭,就没有红豆,没有周海江,就没有红豆的今天。周氏父子在红豆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强烈的感受到,不论是红豆的高层还是普通职员,都对周氏父子充满了敬意。
“他们父子在红豆是绝对权威”。王竹倩说,这种权威来自于信服。
一个艰苦创业,一个将其发扬光大,周耀庭和周海江显然是不同的两代人。
王竹倩告诉《法人》记者,老一代感性多于理性,更多是冲动型决策,新一代会寻求很多专家来论证,做很多调研,决策更加科学了,这是他们决策的不同;老一代走的是感情路线,新一代走的是制度路线,前者以感情吸引人,后者以制度吸引人,这是他们用人的不同。
周海江对父亲的评价是,父亲文化不是很高,但是他比较善于学习,善于去研究人家一些好的东西,好的东西他经常能够拿过来,一点都不保守。我父亲只要看准了一件事情,就会全身心投入去做。比如我们的红豆杉产业,他是我们集团这方面最权威的“专家”。他开拓性是比较强的,这一点是我们读书多的也要学习的地方。
王竹倩对周海江的评价是,要求比较高,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比对别人的要求高。他会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每天都保持一个小时的读书量,睡前看报纸、看书,涉足一个新行业之前要先学习相关知识,大学毕业后从硕士、博士一路读下来,直到去国外留学。工作学习占掉了他三分之二的时间,一年顶多三五次陪儿子在院子里散步。
虽是两代人,但毕竟是父子,周耀庭和周海江必然存在共性。父子二人的共性是爱学习,这是老天对红豆的恩赐。
这个共性让红豆的两代领军人物都具有超前意识,80年代注册商标,90年代成立集团,21世纪建财务公司、到国外开设工业园,红豆每一篇华彩乐章无一不得益于他们的超前意识。
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保证企业总会在最优秀的人才带领下不断发展;企业党委是政治领导核心,保证企业的发展方向,充分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民企不应只是赚钱机器,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为社会造福,实现企业与社会、员工和环境的和谐。这是周海江对新苏南模式的三个注解。
这三个注解足以回答红豆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