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财务管理 >> 成本管理 >> 正文

比亚迪:成本杀手的涅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夏治冰用“飞速”来形容深圳人工成本的增加,据他计算两年内比亚迪普通工人工资人均涨了400元,还不包括其他福利性支出。“靠机器的工序越来越多,和原来的情况逐渐反转过来,相对人工算下来,某些工序使用机器更合算”。拉浆工艺的变迁仅是一个缩影。

  原材料涨价更带来切肤之痛,2003年左右,材料涨价对比亚迪造成的影响开始显现,之后两年内这种压力越来越明显,王传福开始尝试说服客户接受涨价。

  某次,比亚迪告诉一个客户,由于铝材涨价太厉害,电池价格也必须提上去,而一个竞争对手趁机以原来的价格抢过了这单生意。但是,接单之后却不能按时交货,客户着急了,又反过来找比亚迪。“销售为了拿上单来有时不惜鲜血淋漓地杀价,但现实情况是如果按照这种骚扰性报价,采购体系就供不上原料。”夏说。

  王传福把市场比作一座食堂,“过去大家都在一楼集体饭口抢饭吃,你争我夺,吵得很厉害,二楼就可以点餐了,比较从容。三楼有了雅间,只要能付得起雅间费,就可以把别人抛到后面。”王认为比亚迪未来将扮演能够支付雅间费的角色。实际上,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比亚迪在电池价格上与三洋的差距正在缩小,逐渐向10%滑动。

  王的底气来自于比亚迪提升了代工的价值,“我们已经从一个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代工企业转变为规则制定者。手机配件业务和电池业务绝大多数订单仍然来自代工,尽管在这些领域没有‘比亚迪’品牌,但‘比亚迪制造’的品牌却已在全球确立起来。”

  在深圳葵涌镇比亚迪工业园,为给诺基亚代工,比亚迪专门上了数条手机配件生产线。接到这一单,比亚迪的成本优势并没有扮演关键角色。“此代工已经非彼代工了,”一位苏姓工长告诉《中国企业家》杂志,“我们参与到设计环节中去,——与客户有一个互动过程。”比亚迪需要了解手机客户6个月之后要推出的产品,以决定在配件上如何与整机搭配,而且会根据电池的特点给客户提出建议,“毕竟这方面我们是专家”。

  目前跨国公司出现了制造中心向人力成本更低廉的印度、越南、老挝等亚洲国家转移的现象,比亚迪的客户也有这种苗头。“大客户对供应商往往要经过多年培养,像我们与摩托罗拉合作,1998年他们开始给我们做规划、培训,到2002年这个单才做大,如果要离开,成本是很高的。”王传福说,相对于越南、老挝,比亚迪丧失了成本优势之后可以把质量体系和工序体系上的优势维护好,“可以陪着客户去当地去建厂,这样的话对双方都有利。”

  王传福并不仅是说说而已,据夏治冰透露,这种操作实际上已在进行中。

上一页  [1] [2]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