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中国式管理 >> 正文

中国式管理 过时的管理概念 有利还是有弊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互联网 未知 参加讨论

  由于一本名叫《中国式管理》的书在国内的热销,对于管理的“中国式”,企业界也开始议论纷纷。在我看来,“中国式”管理是一种伪科学,是过时的管理概念。要理解“中国式”的管理,首先不要忽略前提,我们是在谈论企业的管理。那么,企业是什么?

  牺牲企业的发展速度

  全球顶级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实践》中指出:“企业是适应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存在的。”只有顾客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才使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物品转化为商品。在这个重要而唯一的前提之下,企业想生产什么并不十分重要,企业是一群什么人组成也并不重要。顾客想买什么,什么是他们的认知价值,那才是决定性的。他们决定企业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企业是否会兴旺。而融入中国管理哲学的管理科学,即所谓的“中国式管理”,鼓吹“安人”为第一要素,试问内部人安了,自己企业的员工喜欢了,如果顾客不喜欢,那么,企业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从管理者个体的角度而言,“中国式的管理大道”可以让他们成为最精明的管理者,但如果放大到企业群体,那就贻害无穷。因为精明个体结合的企业将是一个市场反应最迟钝和最没有创新力的企业。中国第一个进入哈佛教案的企业——海尔,其管理层平均年龄不到30岁,海尔用人也喜欢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择,而这些人恰恰都是不具备“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年轻人。

  有些管理经验的人都明白,企业发展中充满了变数,企业内部的人员要适应变化,善于自我革新,但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到全体协调一致的。这时,组织的领导者就需要明确目标,订出标准,而后摇旗呐喊。这还不够,还要论功行赏,必要时还需要淘汰跟不上企业发展的人员。若只求“安人”,企业事实上是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的。过度注重人的感受,将会使企业付出极大的成本,牺牲企业的发展速度,甚至导致企业的死亡。

Tags:中国式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