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企业文化行为(Do:D):实际活动、反复行动、其他行为。
但在另一种企业状况下形成的企业文化传播的反应过程模型包括了上述的学习层次模型(L-F-D),内容有以下五种:[4]
①学习——感觉——行为(L-F-D)模型:首先收集企业文化信息,然后评价、产生感觉、决定行为。
②感觉——学习——行为(F—L—D)模型:企业人事先知道其文化的重要性,但还是事先由文化的性质等信息唤起情动反应,而后付之行为。经过这种思考过程的文化行为就是文化传播反应过程模型。
③行为——学习——感觉(D—L—F)模型:文化行为产生之前没经过任何思考,仅以习惯、冲动或因与文化的低关联度而行动。文化行为产生之后通过实践或思考对企业文化形成某种想法,最后产生情动性反应。
④行为——感觉——学习(D—F—L)模型:首先是文化行为,其次是感觉,最后才进行思考。这叫做归因模型(Dissonance—AttributionModel)。
⑤学习——行为——感觉(L—D—F)模型:也叫做低关联度层次模型(Low—InvolvementHierarchyModel)。首先对所要接受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解,其次是行为,最后为情动性反应。
形成企业文化信息接受者的信息反馈(Feedback),用于比较企业文化传播目标和实际传播成绩。一但发现与目标的差异,就可分析原因,采取修正企业文化传播行为。
企业文化信息接受者对发送者的企业文化信息再现强度叫做再现充分性(Fidelity)。前面所提到的杂音(Noise)指接受到的与发送者所发信息不同的、传播内容外的信息。杂音越高,再现充分性就越低。歪曲这种再现充分性的因素除杂音以外,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记录化与读解的技术水平;人们对接受者的知识水准;家族、参考群体(ReferenceGroup)、文化等社会——文化系统;信息接受者所要求的状态。
就企业文化传播的过程来看,与一般的信息传播没什么区别。只是在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区别。企业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在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有关意识、思想和精神领域的东西,通过传播与扩散,使得企业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无论是优良的文化,还是不良的文化,都会在传播中扩散,只不过是不良的文化传播过程根据又有隐蔽性。
二、企业文化传播的时机
关于企业文化传播的时机问题,主要是就企业文化建设者主动传播企业文化而言的。因为对于隐性的文化传播,我们就不要谈如何利用时机问题。古人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说明时机非常重要,但时机又不是一直存在的,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的特点,在企业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准并抓住时机,对于提高企业文化传播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企业文化传播的时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重大活动时。当某项事务或某项活动引起受众的特别关注时,会在他们的思想上产生兴奋点,当人们处于兴奋状态时,思维活动活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也随之增强。兴奋点可能是由小事引发的,也可能是由大事引起的,企业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国内外企业或本企业最近发生的事情制造一些兴奋点。例如,当“安然”事件发生时,在企业引发关于诚信的探讨等等。及时把握兴奋点,对企业文化的传播是很有利的时机。
危机事件产生时。企业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面临一些危机。然而危机却也很有可能刺激真善美的觉醒与回归,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促使人的行为和意识往好的方向转变。不过,这种转变具有暂时性,想让它更持久更深刻,则需要企业做好引领工作。如果企业能够做到处乱不惊,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坚持企业一以贯之的文化理念,那么当企业成功地度过危机时,也成功地传播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典型产生时。在企业文化的传播活动中凡是能够折射出企业文化精华的,或是与企业文化理念相悖的,都可以作为典型。也就是说,这种典型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个人、团队,还可以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生活环境等等。在这里,典型应该既包括好的典型即能突出反映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人、事、物、氛围、环境等;也包括坏的典型,这种典型与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相背离。在企业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对比这两种性质相反的典型,可以使受众更清楚、深刻地理解本企业的文化,对企业文化传播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企业变革时。企业变动在企业的成长发展中是不可避免的,它会或多或少地引起企业的波动,但却也是企业文化传播的良机。把握企业变动的时机,在企业改革、人员更迭、新产品开发、企业上市、组建企业集团、实施产品战略等重大变动活动中,奉行企业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会使企业文化传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Delzier,M.W.,TheMarketingCommunicationProcess,NewYork,McGraw-HillInc.,1976,p.3-4
[2]Delozier,M.W.,heMarketingCommunicationProcess,NewYork,McGraw-HillInc.,1976,pp.37-43
[3]Williams,K.C.,BehavioralAspectsofMarketing,NewYork,WinemannLtd.,1981,pp.17-24
[4]Ray,M.L.,AdvertisingAndCommunicationManagement,Englewood,N.J.,Prentice-Hall,1982,P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