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结果管理 >> 正文

绩效管理流程规范化研究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价值中国 贺炳红 参加讨论

  (三)对负责绩效评估的人员进行培训。

  主要是对负责绩效评估人员的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培训。绩效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又是一项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的工作,基于保障绩效评估反馈的信息真实可靠,我们有必要对这类人员实施相关培训,使他们能够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工作技能,实事求是的推进绩效评估工作。当然,在对负责绩效评估人员展开培训的第一步还在于绩效评估人员的界定,所谓绩效评估人员就是指参与企业绩效评估工作的相关组织成员,具体讲,有六大类绩效评估人员:直接上级,同事同级,直接下属,被考评者本人,服务对象,外聘的考评专家或顾问。只有明确界定了绩效评估人员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评估培训工作。至于培训的内容则主要是从职业道德和工作需求技能入手进行培训,职业道德的培训是指通过利害关系的学习和认知来塑造评估者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使其本着对企业和员工负责的职业操守完成与之相关的考核细节工作;而对工作技能进行培训主要是让考评者懂得如何选用评价工具,如何把握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解读企业的有关政策。

  (四)绩效评估的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整个绩效管理的关键阶段。因为所实施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所得出的绩效评估结果的公正性,进而关系到依据评估结果所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就评估的实施来讲,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在拟定了绩效指标之后如何选择合适恰当的方法获取真实可靠的绩效信息仍是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其二是实施过程的监控问题,重在防御实施细节偏离绩效计划。一般来讲,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主要是依据待评估职位的工作内容的特性来确定,如有的职位适合于关键事件法进行考评,而有的职位又比较适合于目标管理法进行考评,面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要的就是有针对性的选择考核方法。对实施过程的监控则主要是做好两件事:其一,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收集、分析和汇总数据信息,因为所收集的数据既有助于为绩效评估结果的制定提供客观、公正的事实依据,也有利于为后期的绩效改善提供正确的诊断策略;其二,持续不断的开展绩效沟通,通过持续不断的绩效沟通一方面可以及时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变更绩效目标,从而保证目标的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协调绩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干扰所产生的不利问题,积极稳妥的推进绩效管理的实施。

  (五)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沟通阶段。

  此阶段在很多企业被忽视或轻视,原因就在于没有对绩效管理进行正确定位。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绩效评估,而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绩效汇总结果向员工反馈之前,应及时与员工进行正式有效的沟通,共同商讨存在的问题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同时开展反馈沟通实质是一个增强组织人文关怀和凝聚力与实现企业目标互惠的过程。通过绩效反馈面谈既表达了组织对员工的关心,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工作满意感,也有利于帮助员工查找绩效不佳的原因所在,与员工一起制定下一绩效周期的计划,来提高员工绩效,推动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也有利于促进组织目标实现。那企业如何才能做好企业的绩效沟通呢﹖依据笔者来看,绩效反馈沟通可以按以下步骤实施:

  (1)沟通对象的分类。实施反馈沟通的第一步就应依据考评表和考评结果所反映出的信息将被考核者实施分类。依据考评表和考评结果将沟通的对象从横向层次和纵向层次展开分类。

  (2)绩效沟通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定位。就绩效沟通来讲,绩效沟通的总目标是通过与员工开展沟通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带动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而确立绩效管理的分目标实际上也就是针对每次具体沟通所拟定的一个沟通期望。如通过这次沟通我要向员工传递什么信息?沟通之后要达成怎样的沟通效果等一些较为具体详细的目标。但要注意的是分目标的确立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从评估表和工作分析表中提炼出依据性信息。

  (3)全面解读绩效考评结果。解读绩效考评结果应完成四个问题:第一,沟通对象应该做什么;第二,沟通对象已经做了什么;第三,沟通对象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考评结果;第四,沟通对象应该朝什么方向改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绩效管理流程规范化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