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结果管理 >> 正文

绩效管理:回到原点再重新出发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互联网 未知 参加讨论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很自然地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员工“产出的结果”和“发生的行为”,而这两个方面也是我们可以选择绩效指标的主要方向。这就涉及到指标的类型问题。

  这种产出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目标达成结果,一类是工作指标结果。目标结果一般源自项目性工作,比如建立或改良一套体系的最终质量、时效,比如销售额、培训课时数等,总体上来说是动态的,是对项目有效展开的结果;工作指标一般源自日常性工作,是一段时期工作的综合结果,比如差错次数、产品直行率、离职率等,总体上来说是静态的,是对日常业务有效控制的结果。一般来说,对于越是层面高的员工,越需要关注他们的产出结果,而且层面越高,承担项目性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基于关键课题的考核指标的比重越大,反之,层面越低,需要考核的日常性指标的比重就越大。具体到基层岗位,主要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即对一些指定的、结果可预测的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体现出来的也是“工作指标”数据,比如产品合格率、数据录入效率等。

  对结果进行考核在管理上来说是相对省力的,很多管理者喜欢说:“我不管你过程如何,我只要看到结果。”然而过于关注结果,很容易导致对行为过程的失控,从而导致工作成果的不可靠性。而且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员工自己对工作结果的可控性到底有多大?有过实际工作经验的人都能体会到,工作结果的达成除了个人的努力和能力水平外,很多突发的事件、或外力的作用往往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这样很容易造成一种不公平,即真正付出了努力的员工,因外在的原因很可能业绩并不突出,而一些不那么努力的员工,因机缘好或整个大环境造成的良性惯性,反而业绩显得不错,从而丧失了考核的公平性。

  另外, 过于强调个人业绩的考核,也可能破坏团队协作的氛围,对于那些更需要整体作战的组织伤害尤其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企业实行了一段时间的目标管理后,整体业绩反而下滑、最终不得不放弃的原因。

  所以有些公司将注意力投向行为考核。行为考核的一个假设前提是:任何业绩结果都是工作行为的结果,组织需要员工的是有效的工作行为,只要行为合理高效,最终的业绩结果必然良好,即使业绩不佳,也不是员工本身的问题,而是组织和工作任务整体设计的问题。关注于行为考核有利于直接引导员工的行为,员工能明确地了解组织对自己的行为要求,不但如此,考核表之外的我们称之为“周边绩效”的工作内容也能得到员工的关注。问题在于,管理者很难投入更多精力去观察员工的日常行为,也不会时刻进行记录,所以考核时往往很难拿出有力的证据,只能凭一些主观印象打分,虽然可使用 “关键事件法”等方式做些补充,但仍难以确保考核的公正性。

  对于有些工作行为,可能对于现阶段的业绩不会产生直接结果,但对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比如拜访潜在客户、改良管理流程、调整业务结构、培养后备人才等;有些行为虽然产生明显业绩,但可能破坏可持续发展,比如过度开发市场、使用破坏性财务政策,透支人力资源等;所以一些企业可能将“潜在业绩评估”(或预期收益)也作为考核的指标因素之一。

  在设定绩效指标时,有几个问题总是困扰管理者。

  首先是甄选出的指标是否合理。一般来说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员工能否对该指标的结果真正起到作用,承担超出自己职责和权限范围的指标对于员工是不公平的,此时需要找出在该项指标中对象员工真正能起作用的分指标。比如让仓管员承担“客户响应周期”的指标就不太合理,不如改为“出货时间”。另一个问题是该指标能否真实有效地反应工作状态,指标就如同一台机器的运作参数,一组合适的参数能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应机器的整体运转状态。对不恰当的指标进行评估,不但无谓消耗管理资源,而且对员工的行为产生误导,或引发下属的普遍不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结果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