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众多企业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得到了甜头,企业规模与效益迅速扩大,然而,企业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机遇同危险并存,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固然可以给制造业和商业带来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功。一些生产厂家和商业公司在把业务外包之后,很快就遇到了意外的麻烦,不但没有享受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所带来的任何好处,而且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企业自身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其能力还没有达到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水准就提前涉险抢滩;另一方面就是面对全球供应链巨大的信息量,由于缺少合适的信息载体,导致管理者应接不暇,企业管理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混乱不堪,拖了企业发展的后腿。
供应链管理并非万能良药
早在2000年,美国物流服务研究机构就发现,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供应链渠道中存在的问题,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该机构指出,在美国已经实施的供应链管理案例中,有的非常先进,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销售商直到消费者,可以实行全程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也有一些物流经营人,尽管也在高喊“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但实际仍停留在设想和规划的水平上,具体操作不过是储运公司的老一套,仓储、远洋运输及航空货运等各物流环节之间相互脱离,没有任何协议或承诺用于保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机制。
国内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指出,尽管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很不均衡,但根据美国一些成功供应链管理企业20多年的发展变革来看,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咬合正日益紧密,企业之间的协作也逐步成熟。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实现了“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进而通过强化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配合,找到了为企业提供最佳物流服务的途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没有把气力用于强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企业,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在实际上,也就是信息化管理这块基石上。
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桥梁,反之,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观念就很难贯彻。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这方面有着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物流公司,以下的场景很常见:当你走进一家物流公司业务部门的办公室,里面的员工忙得团团转。所有人为了把货物按时运到目的地、交到货主手中,不惜一切代价,海运、陆运甚至空运都行,但似乎没有一个人有多余的时间和额外精力,去考虑如何在战略上进行管理的提升、供应链管理的革新。结果不难预料,问题会不断重复出现,供应链上的失误和事故形成恶性循环。虽然几乎每天都在处理相同的问题,但问题永远不会从根本上被铲除。
博科资讯物流专家指出:由于我国大多数公司物流部门或者物流公司在信息化管理上缺少必要的投入,盲目进入全国乃至全球供应链体系所带来的庞大的数据量往往令他们应接不暇,导致本来就处于混乱中的供应链雪上加霜,货运延误、货物被盗、货物变质和货物接送误差等事故频繁出现。同时,由于员工素质普遍不高,培养工作不到位,相对缺乏经验,往往无法及时识别和准确处理供应链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供应链的成本居高不下,来自客户的投诉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答复和准确的处理。供应链不但没有帮助企业,反而给企业发展拖了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