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欢心不如常交心
做CIO不容易,要理解业务,要协调关系,还要承受“只会花钱,不见效益”的非议。在此种困境下,CIO就显得特别需要一把手的支持,这种支持,能让CIO在信息化工作中事半功倍,而它也是信息化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推动力之一。
如何获得领导的支持?是靠技术成果说话?还是用人情策略?中国的CIO们,可不可以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关系”理论应用在与领导相处的实践中?这或许是不少CIO和信息化工作者在困惑和思考的问题。
为此,CIOINSIGHT邀请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教授级高工吴正宏、顶新集团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资讯中心资深协理徐政民、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蔡魁元等三位有着切身体会的嘉宾共同讨论这一话题。
在设定这个话题的时候,CIOINSIGHT曾经用“CIO如何讨老板欢心?”作为主题,但在实际讨论过程中,参与嘉宾和一些参与者都对“讨欢心”表示了不同看法。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讨论,了解嘉宾们为何不喜欢“讨欢心”这个词,看看他们在处理与领导关系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能给你什么样的思路。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各家企业领导通常是重视过程还是重视结果?
吴正宏:我认为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首先当然是看最后工作的成效,例如,信息化对企业战略、生产和管理的支持等,但是应该说,整个项目进展的过程中,IT部门所获得的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的机会也非常有价值。因为我们可以把这些沟通融入到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去,也把信息化的工作成果融入到企业生产管理中去,所以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对于信息化都很重要。蔡魁元:我认为,首先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会有个过程,就像企业自身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一样。信息化工作者要对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对领导的想法也要有充分的了解。另外,CIO要做好调温剂,当领导对信息化不够重视的时候,我们要给领导“加温”,而领导的重视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还要给领导降温。
我们中交集团是从事路桥建设的企业,与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即便是跟制造业也有很大区别,我们建设的的桥梁、公路、港口,都是单件式的产品,与制造业的生产线的生产方式、控制方式、管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自然也造成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与很多行业有很大不同。
信息化工作者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信息化过程中的每步走好。领导可能更重视结果,但是让领导理解结果的时候,也要让他理解我们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让领导更加支持信息化工作。
大家认为CIO通常需要从领导那里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
徐政民: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开始的阶段,高层领导会将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设想讲清楚,讲来龙去脉,同时也要求各个业务部门把需求讲清楚。这些时候,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往往问题不大,但在实际推动的过程当中,各部门的协调就会成为难点,包括业务流程变革方面的协调,都需要最高阶的领导来推动。我认为,这是很多CIO需要领导支持的地方。
如果领导不重视的话,会有什么结果?
徐政民:有时候,IT部门开发好了一些系统和功能,这些新系统需要一些业务流程和工作习惯做出调整,但如果这个调整不到位或者干脆没能进行调整的话,作为用户的业务部门就会经常提出系统不好用、不能用等等一系列问题,让信息化发挥实际效果非常困难。
CIO获得领导的支持是必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取得支持?需不需要搞搞关系?通过一些方法讨领导的“欢心”?
吴正宏:如果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单从IT部门自己去搞信息化,是难上加难,也是不可取的。但我的想法是,企业领导和各个业务部门对IT部门的支持,是通过我们IT部门靠实际工作做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更不是要出来的。
我们常说,“有为才能有位”。IT部门要想取得企业领导的支持,取得用户的支持,必须要首先持续地为企业战略做出贡献,这样才能得到认可。并不是说搞各种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取得了领导的欢心,就能获得支持。在职场上,很多人或许都有这种想法,但是实际上,无论什么部门,什么人,如果刻意通过讨领导的欢心来获取支持或其他利益,这在职场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企业的领导对工作、对企业负责,业务部门对自己的部门和工作负责的话。那他们对IT部门的看法,则主要来自于你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对企业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个支持,他就很难重视信息化,也就很难支持CIO的工作。所以,IT部门关键还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蔡魁元:我认为如何获得领导的支持,关键在于一个“定位”的问题。这个定位,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定位,也就是看领导是否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是需要领导定位的。领导有了定位之后,对开展工作就会有很大的支持,这也就引出另外一个“定位”,那就是我们从事信息化的人,如何定位自己。
我们很多从事信息化的单位叫“信息中心”。我们需要问问自己,面对信息中心的“中心二字”,我们是否已经真的是把自己当做某种“中心”了?
企业的发展,无疑要以业务为中心。信息化工作中,必须要围绕业务这个中心开展,而要把我们自己的“中心”淡化、剥离出去,将真正的“中心”概念,转移到业务部门。我们做好支撑、服务的工作,这样对于开展工作和获得支持,都会更好一些。
对于“讨老板欢心”,其实我也不太喜欢这种方式。我们信息化工作者与领导的相处,有两个层面,一是工作层面,在这个层面,我们要把自己的工作处理好,如果领导明智,会看到我们工作的进展;另外,就是与领导的“朋友”关系,如果能和领导做到像朋友一样,会很好,但如果做不成朋友,仅靠工作关系,应该同样能把工作做好。
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管理学往往被渲染上一些“中国特色”,也就是所谓的“关系学”,它在企业管理中实际是在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但我个人并不想将其作为惟一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而还是要通过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得到老板的认可。
徐政民:我同意两位的看法。的确,IT部门应该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好,真正帮企业取得一些成绩,达成绩效目标。在信息化工作中,实事求是是最好的方法。而谈到是不是需要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处理好与老板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两回事,我们可以跟老板成为要好的朋友,但是跟工作还是要分开的,因为那毕竟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