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企业信息化 >> 信息化战略 >> 正文

CIO得到领导支持讨欢心不如常交心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讨欢心不如常交心

  

  各位在信息化领域工作的时间有多长?在与领导沟通的时候,最切身的感受是什么?

  吴正宏:我在信息化领域已经有30多年了。我觉得,跟领导的关系,对工作的影响,这大家都是很重视的。但是,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最重要的是对企业的贡献。我觉得,如果你要做好这些工作,要受多方面的影响,对IT人员来讲,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信息部门在企业的位置。

  其实,分析一个企业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企业肯定有一个主链,就是创造利润的增值链,这个链条上有很多环节,包括采购、生产、计划、销售等等,它们是企业主线,而主线之外要有很多单位支持。IT的定位就应该在这条支撑线上。也就是说,我们是为增值链服务的。

  IT部门有个特点,就是其他部门对IT部门了解相对较少。因为IT不是企业的主业,不像主业那样为大家广泛了解。所以CIO就要更多地跟大家沟通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让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了解信息技术到底能为企业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知道IT部门长于做什么、不长于做什么。要让他们了解信息化的好处是什么,信息技术应用的代价、风险是什么。

  这样,有了双向的了解,IT部门才能做好工作,才能让领导和业务部门对IT部门有准确的定位,才能让领导和业务部门对IT部门有合理的预期。蔡魁元:实际上,我个人感觉,在推进信息化的时候,信息化工作者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关心;而反过来我们也应该理解和关心领导。比如,在推进信息化时,我们对时机、机会问题一定要掌握好,比如在一个很大的管理或经营问题,使老板非常头疼的时候,这个时候,作为信息化工作者,就不要再跟他讲信息化重要性、要做哪些项目了。

  相反,在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老板看到企业发展的一定成就的时候,对于信息化工作者推进信息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告诉老板,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是时候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企业整体能力了。我想,选择这样的时机谈想法,就比较容易了。

  徐政民:企业中的IT工作者,毕竟不是像在IT公司生产软件或硬件产品,我们的工作是要支持企业运作,实事求是地把信息化工作做好。因此沟通就显得很重要,这包括部门的横向的沟通和对上的沟通,我们要了解功能部门的需求、老板的期望和企业未来的发展的需要。

  我想问一下,你跟领导经常在哪里沟通?是在会议室还是办公室,或者咖啡馆等一些气氛比较轻松的休闲场所?

  蔡魁元:这些地方我都有过,在办公室更多一些,而且上班的时间交流比较多,下班之后的时间虽然也会有交流,但是比较少,主要是由于上班时大块的时间多一点。

  你觉得哪些地方效果更好一些?轻松环境是否更加容易沟通?

  蔡魁元:会议室也好,咖啡馆也好,哪怕在食堂里碰上,交流起来的确是轻松一些,有些问题在非正式的场合谈,可能都会起到一些效果,但关键要掌握分寸,是不是该在这个时机说。比如,如果企业正遇到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困难、问题,这个时候IT部门再去跟企业领导谈这些东西,领导接受起来就会很难,因为他的脑子里可能装着生产上的另外一个大事情,“空间”会变得很小。所以,信息化工作者也应该关心企业的发展、关心企业的重大事项。

  吴正宏:首先,我认为如果要是谈工作,主要还应该是在办公室或会议室。如果谈工作主要在咖啡馆,那就有问题了。

  但是,我们做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各种场合。比如,管理学中提到,我们要善于利用类似“电梯时间”的小段时间对领导谏言。假如你刚好和领导一起进电梯,可能一分钟或几十秒时间,你要在这几十秒说几句话,提出一两个问题,让领导引起对某些工作的重视。

  这个说话的艺术在于平时的工作和思考,要基于我们平时对企业的了解,对企业关键问题和大事的了解。我们要关心企业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和问题是什么?这样才能抓住机会说出该说的话。

  另外,如刚才蔡总所说的,说者与听者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其实不仅是企业领导,包括我们IT部门领导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的下属找我们谈一个工作,专门找我们不想听这些事情,或者没有精力听这些事情的时候说这件事,你可能也不能很好地处理。

  徐政民:我跟领导的沟通也主要是在办公室里面。但值得注意的是,跟企业高层领导交流的时候,我们反而很少谈具体工作内容,而更多的是个人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比如企业在未来3年或5年内对信息化的预期等等,总之谈比较多的是未来的东西。具体的棘手问题不会谈那么多。

  吴正宏:我同意,的确,不同企业有不同企业的特点,不同人也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就是上班谈工作,下班不谈工作,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如果你非要在下班跟领导谈工作,不一定会有效果。

  另外,像徐总所说的,在一些大的企业内部,如果领导之间今天总是在谈一些明天就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效果也不会太好。所以,如徐总所说,我们跟领导可以多谈一些比较长远的问题,也就是要把问题解决在出现问题之前。一旦问题出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解决办法。

  看来实际上我们的CIO跟领导还是有很多话题可以沟通的。徐政民:是的。如果去打球运动,我们谈话的内容就不会有太多公事,而不可否认,这种沟通也是能起到润滑的作用。

  我想问问,各位是否留意,平时工作中,你跟领导最经常说的字眼儿是什么?领导最经常跟你说的又是什么?

  蔡魁元:我们领导对我经常讲的两个字就是“抓紧”。在交流工作的过程中,领导的愿望常常是尽快把我们的一些事情做好。

  我经常对领导说的是“解决”这两个字。我会经常跟领导谈到某某问题可以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

  分析来看,我经常说的“解决”,实际上是IT工作者提出方法的过程,告诉领导IT能够解决哪些问题。而领导经常说的“抓紧”,则体现了领导在对信息化理解、重视之后,对信息化寄予希望和要求,所以会说“抓紧”。所以,在领导支持后,我们一定要通过实际工作尽快见到一些效果。

  以上这些讨论,基于我们的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CIO在企业当中确实还存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头顶C字光环,却还要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讨另一个C字头领导的欢心。大家对这样的情况是什么看法?我们有三个选项,A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在信息化发展阶段,甘心忍辱负重;B是不习惯这种尴尬,期望能够尽快改变,但苦于心有余力不足;C是无所谓,任何工作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徐政民:三个答案我都不太喜欢。其实,是否是C字头的领导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公司的业绩、盈亏是谁来负责?当然是企业的最高领导。所以,包括CIO在内的任何一个企业领导和员工,都在为企业做出贡献、对领导做出支持,我们并没有必要刻意地“讨领导的欢心”。

  吴正宏:我觉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难处,各个岗位和部门有自己的困难和问题,IT部门也是一样,这在工作中都是正常的。没有一个岗位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这个环节上没有问题,企业也就不需要设这个岗位、这个部门了。

  这个部门的存在正是体现我们这个部门的作用,所以,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处理好各种关系,这样工作会做得更好。

  大家经常说,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快快乐乐地生活,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我们的IT工作者,能够通过工作把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蔡魁元:对于C字头的问题,我觉得搞信息化的人要尽量低调一些。如果你很高调,把自己当救世主,拯救企业,那还要领导干什么?很多时候,IT人常说信息化可以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实际上,企业中很多问题真正是要靠管理手段解决的,而信息化只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

  另外,我们要充分理解信息化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有自己规律,信息化发展也有规律,到每一步,就要有每一步的事情。我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今天的IT工作者还处在一个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IT人对自己的工作还是要以一个快乐的心态去做,这对我们自己、对企业都会有好处,无论得到什么称谓、什么回报,我觉得能为“后来人”,那些未来真正的CIO们做好铺垫,我们就很开心了。

上一页  [1] [2] 

Tags:信息化,战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