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知识管理 >> 体系设计 >> 正文

伊莱克斯“总裁荒”与“浮萍战略”真相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管理人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李艳重回刘小明思维

  2008年2月,跟随古尼拉从索爱出走的原索尼爱立信(中国)公司副总裁李艳上任。李艳提出“应致力于巩固、提升伊莱克斯的高端品牌形象,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中低端市场的策略”,实际上又回到了刘小明时代的思维,看来伊莱克斯已被中国家电市场“你死我活”的竞争思维同化。

  7任总裁来来往往如走马观花,让伊莱克斯越来越看不懂中国。实际上,除去中国家电市场本身的因素和环境变化,以及追求急功近利的股东价值,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原因。一方面,今日的中国家电市场已非昨日,高手云集,暴利时代逐渐终结;另一方面,总部对中国市场管理团队缺乏应有的信任,不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而单纯将业绩下滑迁怒于“中国区总裁”,按照此逻辑思维,伊莱克斯难以找到能力挽狂澜、适合“总部胃口”的中国区总裁。

  尴尬困局真相

  2009年2月4日,伊莱克斯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08年第4季度公司亏损高达4.74亿瑞典克朗,全球计划裁员3000人。古尼拉于 2009年2月5日称,伊莱克斯将全部退出中低端冰箱市场,包括生产中低端冰箱盈利能力低的长沙工厂也将在3月底前全面停产。古尼拉说,从2009年起,伊莱克斯在中国将重拾高端路线,主打高端厨电和高端冰箱、洗衣机。收缩中国战线成为伊莱克斯的无奈选择。

  “定位之父”艾・里斯认为,市场越大,你的公司产品必须越专才行。显然,伊莱克斯今天的困局,首先失误于战略定位上。产品上的反复无常让伊莱克斯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就想“包揽”家电市场所有的蛋糕,结果产品从原来的中高端转向与国内中低端的产品争夺市场,不仅失去了其“高品质的血统”,也被三星、LG等迅速赶超。其二是品牌定位上的尴尬。产品多样化容易导致品牌定位的复杂与尴尬,夹在“不伦不类”的定位中间,导致优势竞争力缺乏,最终在顾客对比购买时处于劣势地位。

  宝洁、思科(181,0.00,0.00%)等一些全球化企业巨头之所以能长袖善舞,是因为他们的“导航系统”发生了决定性的改变——员工们的行动和公司价值观、标准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反观伊莱克斯 13年来走马观花式的频繁换帅,至少说明在员工的价值取向上伊莱克斯没有达成共识,这也进一步导致伊莱克斯对中国市场缺乏真正的了解,对中国本土人才缺乏真正的信任。

  在经济危机之下,倡导价值观塑造,与员工、团队抱团御寒,已成为许多公司的共同选择。价值观不是印在卡片上让员工放在钱夹子里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在员工内心深处培育的东西。以设计闻名并领先全球的伊莱克斯的价值观在中国到今天也没有得到真正执行,一遇到业绩不行就换人,而没有从根上查找原因。业绩下滑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战略上的“浮萍”做法和本土化过程中的自以为是。伊莱克斯中国要走出现在的困境,最重要的选择是削减成本和非增值业务单元,加强对中国市场本土化的进程,专注于主营业务。

  警惕国际化陷阱

  伊莱克斯进入中国时,正是中国家电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家电市场的刀光剑影和连年混战已使得家电企业个个伤痕累累,作为外来者,如无一技之长和独特的核心能力,单凭和本土竞争对手相同的十八般武艺操练,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如此,不能凭借自己的惯性思维去运营国外市场,积极进行本土化,熟知本地文化和规则当成第一要务。

  重述顾客心智战略、产品回归才是家电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安全、品质——产品功能——品牌共鸣”的阶梯上亦步亦趋而不是急功近利,不能跨越和颠倒层级,最终和顾客达成品牌共识,而不做“全能冠军”或战略上的“浮萍”摇摆。

上一页  [1] [2] 

Tags:知识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