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任立先生的《概念传奇》(从平凡到卓越的品牌策略)之后,使得我对新品牌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再度陷入思考……纵观古今中西这些品牌体系和管理类的著作,无一不具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观点,可若放在一起,似乎总有难以评判对谬的选择性困惑。而且很多理论本身如果用新思维和动态的视觉去看,我们会发现很多传统的观点需要更新,同时本土的品牌著作更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特别是看完《概念传奇》之后,更让我产生了为中国“概念”正名的迫切愿望。如果不能站在作者的高度去理解“概念”一词,那么我很担心这本凝聚作者20年心血的著作又在人们的浅尝辄止下,逐渐淡化出品牌建设者们的视野,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理论体系应有的巨大价值。
概念的基本释义:
“概念”: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概念的辩证法是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形成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实践中接受检验。如此循环往复,是人的认识日益接近于客观现实的一般途径。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概念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和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抽象的是本质,概括的是普遍性规律。概念也是所有命题的基本元素,如同词是句子的基本语义元素一样,所离开了概念就无法透视事物本质,更无法掌握事物发展规律。
概念是意义的载体,而不是意义的主动者。一个单一的概念可以用任何数目的语言来表达。狗的概念可以表达为德语的 Hund,法语的 chien 和西班牙语的 perro。概念在一定意义上独立于语言的事实使得翻译成为可能,在各种语言中词有同一的意义,因为它们表达了相同事物的规律即概念。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往往将概念以某一个动词或名词来表达。
人们认识周围事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等本质的认识和感知,是作为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科学思维中运用的概念即科学概念,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且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理论系统之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不同的学科对于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而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理论中,对于同一事物也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科学概念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条件的。概念总是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的过程或是原有概念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
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概念就必须是辩证的,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概念还必须是灵活的、往返流动的和相互转化的,是富有具体内容的、有不同规定的、多样性的统一。
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在一系列概念的形成中,在概念的不断更替和运动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无数转化中实现的。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相互依赖、对立和转化,是永恒运动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近似反映,因而存在着具有客观意义的概念辩证法。
在一些哲学理论中概念范围与概念内容的定义不同。
概念范围(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这个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围是所有白色的事物。范围相同的概念被称为是相当的,在逻辑研究中,尤其是在数学逻辑中相当的概念往往被看作是相同的。
在将一个概念细分为亚概念时要注意两分法的应用来防止逻辑谬误的发生。
在逻辑学中,一个概念的定义被看作是适当的,如果这个定义的用词描述的范围与概念范围相同。比如:
“正方形是四个边长都相等的长方形”是一个适当的概念。
概念内容(内涵)包括所有一个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比如“饲养技术”的内容包括所有有关于这个技术的特性。但在定义这个概念时人们挑选出这些特性中最关键的,比如:“饲养技术是繁殖、喂养、圈养和使用农业用动物和以此提取有价值的产品的技术”。
历史上的定义:
在古希腊和罗马概念被定义为抽象的定义。
在中世纪概念被定义为“事物的一切”(Universalia post res),来说明一个概念包括它所定义的所有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