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营销管理 >> 品牌管理 >> 正文

一不留神 你就可能是洋品牌的小白鼠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前有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特许经营领域内的国际一线品牌在中国的成功,证明中国市场拥有巨大潜力;后有《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件》的颁布和实施,中国特许经营行业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发展阶段。市场的诱惑和法制的健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特许品牌对中国特许市场的关注。但是作为中国的投资者,在投资国际特许品牌时要三思后行,千万不要成为洋品牌在中国的“小白鼠”。

  分特许需要大投资

  在去年有关特许经营的相关论坛上,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副司长王晓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品牌同样适用于《条例》中“两店一年”的相关条款。也就是说,外资品牌在国外具备两店一年资质,在国内也可开展特许经营业务。

  不过,外资特许品牌通常不像别的跨国公司那样,进入中国时在中国成立一个中国公司,而是采取分特许的方式,也就是在中国找一个合作伙伴来代理其品牌在中国开展特许经营业务。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指出,目前采取分特许方式进入中国的企业占到海外品牌的60%以上。

  但要想成为这些国际品牌的合作商并不容易。国际品牌选择合作伙伴,除了要求合作方与其品牌相应的行业背景,还要有良好的政府关系,同时还要看这个投资者此前的业绩以及管理团队质量。

  另外,“资金实力是最大的门槛。”裴亮表示,这些国际品牌在进行分特许时价格门槛不仅较高,而且价格弹性并不大。国内合作者并不了解这一点,往往对方要价200万时,试图砍到100万。因此,国际品牌在与国内合作者谈判时,通常会在价值环节卡壳。

  除了资金,国内投资者还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瓶颈。目前特许经营领域人才缺乏,国际性的人才更少,很多机构有能力引进品牌,但是在国内落地时有很多环节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去执行。因此,作为国内的投资人,拿到国际品牌的分特许权看似能够坐地生金,但如果没有落实到执行层面,洋品牌只会变成烫手山芋。

  用自己的钱为他人铺路

  “别用自己的钱为他人铺路。”中国青年创新与创业基金创业园管理中心连锁业务总监汤进祥指出。在台湾生活多年的他对于台湾特许经营行业有着深刻的研究。他说,台湾特许经营比内地起步早了十几年,因此有许多教训值得国内企业吸取。当年,某国际知名洋快餐品牌在进入台湾时,统一集团投资成为了他在台湾地区的合作伙伴地。在统一的努力下,该快餐店面在台湾遍地开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十年的合同期到了,该洋快餐总部提出重签合同,但是条件却提高了许多。以开新店所要交纳的权益金为例,每个店比原来的金额高了好几倍。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该洋快餐收回了经营权,统一打下的江山被收编。

  许多国外的特许品牌对中国抱有很大的兴趣,但是新进入一个市场时,由于对当地市场缺乏了解,他们往往采取分特许的方式,由当地的合作伙伴投资来做市场,这对盟主来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自己投入不大,做不成,自己的损失也不会太大,合作伙伴做成了,自己可以摘果子。基于此,汤进祥指出,在与洋品牌签合同时,一定要考虑合同到期后的情况,要在合同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相关规定。

  另外,汤进祥还指出,无论是什么样的洋品牌,投资人最好能投资本行业,或者与自己的行业有关的,不能投那些理论上很有市场但自己根本不懂的行业。

[1] [2] 下一页

Tags:品牌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