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如果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深度解读电影《投名状》的话,其前面60%的篇幅描绘的只有两个字——夺权,而后面40%的篇幅描绘的则是另两个字—— 招安。如此看来,《投名状》中的男主角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其实就是《水浒传》中的男主角宋江、晁盖、李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惊人的巧合。
前言:
眨眼2007年就过去了。总感觉要感慨乱弹点什么。
看了《命运呼叫转移》之后发现手机不可靠;看了《苹果》之后发现老婆不可靠;看了《色戒》之后发现情人不可靠;看了《投名状》之后发现兄弟不可靠;看了《集结号》之后发现组织不可靠。
这是我在看了2007岁末五部大片之后给出的简要结论。不过我今天要着重解读一下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因为如果站在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进行映射的话,唯有本片值得深读。而其他大片则大都更重视人性的挖掘,而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却都表现粗浅。
为了在企业管理价值方面有所探究,我先后3次认真观看了陈可辛版的《投名状》,后来在网上搜索得知该片原型是源自1973年张彻版的《刺马》,为了做一个深度对比,我专门又查阅观看了这部35年前的张版《刺马》。看完之后我突然发现《投名状》仅仅是在故事人物结构上“形似”《刺马》而已,而其真正的政治思想精髓和传递出的经营管理价值则更像是《水浒传》。
这里不得不还要提及本片的片名,“投名状”一词恰恰是出自《水浒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巧合。所以我断定陈可辛先生和他的编剧们,在投拍本片之前肯定是大量翻阅了《水浒传》的著作和影视作品,于是乎在不知不觉中便最终拍出了“形似”《刺马》而“神似”《水浒》的变异作品。
在我看来,如果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深度解读电影《投名状》的话,其前面60%的篇幅描绘的只有两个字——夺权,而后面40%的篇幅描绘的则是另两个字——招安。如此看来,《投名状》中的男主角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其实就是《水浒传》中的男主角宋江、晁盖、李逵。晁盖重义,后被宋江篡位;赵二虎重义,后被庞青云夺权。李逵因为宋江霸占民女的谣言就要去杀宋江,姜午阳因为庞青云霸占二嫂而最终刺杀了他。再想想庞青云最后说5年前带领108人闯江湖,跟水泊梁山108将的数字机缘,这一切,都不能不说又是一种惊人的巧合。只不过,庞青云比宋江更为贪色,宋江可以怒杀自己的老婆阎婆西,而庞青云则是勾搭兄弟的老婆,正所谓“朋友妻,不客气”。也恰恰是只有这个环节与《刺马》情节一致而已。
宋江与庞青云的职业生涯之路
1、背景
什么是“盗亦有道”?晁盖、赵二虎即是。所谓“侠盗”,官逼民反,占山为王,“抢钱、抢粮、抢地盘”。对每个牺牲的兄弟都盛情祭奠他们“安心上路”。他们对抗的是朝廷,对当地百姓则骚扰相对较少。甚至还会在诸如魁字营来骚扰的时候出面保护百姓,在当地颇受拥戴。
在宋江上梁山之前,晁盖享有绝对的头领控制地位,只可惜,后来来了个更懂得“讲政治”的宋江,用尽各种权术来赢得威信,于是晁盖便一步步被削弱权力,直到后来抑郁而终。
同样道理,在庞青云来到山寨之前,赵二虎也是这里的绝对统帅。在做土匪的同时倒也能保得一方平安。所以在他率队出征时当地百姓能前来劳军,而当得胜凯旋时当地百姓也同样欢呼奔走。只可惜他对老婆比较粗鲁,没有任何情趣,上床搂着就干,平时随军做饭。就这样一个15岁被卖的“扬州瘦马”,偷跑出来的,被赵二虎救了,还为此杀了人。想必是为答谢救命之恩才“以身相许”,现在居然也跟着“做了匪”,这对一个具有一定小资情调的20多岁的女生来讲,难免会有“才出龙潭,又入虎穴”的失落感。所以难怪遇到了出身正规军的庞青云之后心生情愫,也自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