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股市的茅台故事中缺少了巴菲特价值投资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巴菲特对中国人来说毫不陌生。最近,他的名字出现得更频繁了。因为很多人把他们在中国股市的成功,归因于运用了巴菲特的智慧。
中国真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巴菲特式的投资者吗?是不是这样的原因使市场创出新高?我思索许久,却得到相反的答案。很多自以为模仿巴菲特的人,其实是在投机。中国的股市正处在泡沫和过度的狂热之中,这是巴菲特最不愿投资的市场。
香港之鉴
很多人都在目前这轮牛市中大发其财。当然,这也是一种成就。不过,赚钱就意味着接近巴菲特了吗?我表示怀疑。
伟大的投资者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巴菲特在他一生中创造了年均28%的收益水平,这相当于10年中增长11.8倍或30年中增长1645倍。我认识的一些投资者从2005年中开始的牛市里已经取得了6倍至10倍的收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回报是很不容易的,但这并不能把他们变成巴菲特。他们的成就可能来自技巧,也可能来自运气。事实上,一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他们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市场趋势,即运气,而不是个人的投资技巧。这样赚到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1997年,香港股市楼市飘红,投资气氛炽热。似乎每个人都投身股市或楼市,很少有人能在白天专心工作。有人不无嫉妒地跟我说, “起台风的时候,连猪都会飞。”的确,很多人都变得非常富有,至少当时是如此。但务实的香港人把他们挣的钱花在名牌服装之类的东西上,而不在意把自己标榜为巴菲特。尽管每个人都明白在这样的市场投资是走钢丝,但没有人相信泡沫破裂就在眼前。
当时,很少有人能想到,泰铢这样一种次要货币的崩溃会摧垮整个牛市。泰铢崩盘造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日本的银行是东南亚重要的债权人,他们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资产负债表大幅缩水。他们也是香港的债主,在危机爆发五个月后,他们开始从香港市场撤资。
香港股市在1997年秋天开始暴跌,至1998年夏天到达底部,此时的恒生指数已较高点时跌去三分之二。而不动产的价格在一年中下跌了一半,在2000年高科技泡沫时经历短暂复苏后,又持续下跌,直到2003年的SARS时期才触底,累计跌幅达75%。
泡沫破灭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整整一代香港人在熊市中长大,未来在他们眼中一片暗淡。他们在自己思维定型走向成熟的年纪里,经历着资产价格不断的缩水。这令他们在一生中都不敢冒大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香港楼市在种种狂热之中仍然表现温和,价格仅相当于1997年危机前水平的一半。
市场的反转非常迟缓。开发商不得不暗地里打折销售。只有在金融业集中的地段,地产价格才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这其实是全球流动性泡沫的一部分,因为泡沫使得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迅速壮大。这些基金在为他们的投资人赚取第一块钱之前,先要收取2%的管理费,这笔收入使他们居住的街区的房价猛涨。
中国故事
类似的故事可能正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发生。飞涨的股市和十年前的香港市场惊人的相似。城市里不断流传着投资某只股票暴富的神话。其中,被谈论最多的一只股票是贵州茅台。传说的一个典型版本是:一个退休者把他所有的储蓄都买了茅台股票,现在成了亿万富翁。茅台股票的估值水平之高令人咋舌,其业务量也因为股市的繁荣而扩大——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加大了对50年陈酿茅台的需求。
但我有点疑惑的是,究竟有多少50年陈酿的茅台酒?难道它们在“文革”时没有被红卫兵毁掉吗?不过,只要有大量资金竞相追逐,茅台的神话就会延续下去。
巴菲特也成为茅台故事的一部分。故事是这样讲的:第一,茅台是中国的名牌;第二,中国人喜欢茅台;第三,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人们会消费越来越多的茅台。所以,根据巴菲特的原则,应当长期持有这只股票。
但是,这个故事缺少了巴菲特价值投资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巴菲特的根本原则是在合适的价格买入一家好公司。但当一家好公司的股票以100倍市盈率交易时,这通常是一笔坏的投资。好公司和好股票并不能画等号。
对茅台酒的需求也存在疑问。茅台需求的一大部分是来自招待官员。当一种商品被政府官员相中之后,其价格就会飙升,因为商人会不惜代价地购买它。不过,茅台属于高度酒。全球范围内,考虑到健康的原因,高度酒的消费已连续20年下降。中国也会面临这一趋势。到医生告诫官员们不要再喝茅台酒的时候,再看看茅台的价格吧。尽管茅台有一个好的品牌,它的价值仍取决于公司未来能否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口味的变化。它的未来并不像多数投资者现在想的那么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