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会往往蕴含大道理,善于归纳解析,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经常为了制定医药的营销策略和促销手段绞尽脑汁、一筹莫展,如果能掌握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道理,化繁为简地运用到实际的决策和工作中,就能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策略,轻松解决问题。勤于思敏于行,有心者才能成为营销高手。
笔者在药企做过多年的营销管理工作,从经历过的丰富的营销实战中摘取几个小的工作体会,分别是刀柄理论、清障理论和创愈理论,在此,与大家共勉。
刀柄理论
如果是小刀,刀柄一般不会很大,而刀片比较大,这把刀的使用效果很大程度上由刀刃的锋利所决定,就象我们通常使用的水果刀。如果是大刀,那么刀片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无限地大,而刀柄的增大程度却远大于刀片,成为了一把长柄的大刀,这把刀的威力和灵活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刀柄所决定的,刀柄方方面面的构造是决定刀的使用效果的关键,这就是刀柄理论。
小事用小刀,列阵撕杀则必须用大刀。
这个理论所可以直接应用到营销组织的适时改造工作中。刀片如同企业的销售推广部分,刀柄则如同市场管理部分。企业初创,市场管理主要围绕着销售来完成,销售业绩直接决定了整个企业运营的顺利与否,所以企业小的时候重视销售工作,就像我们使用小刀时特别重视小刀的刀刃,考虑的是刀刃的锋利程度,以及刀的切入速度,这时候销售队员的个人力量如同刀刃决定着销售的结果。
当企业具备一定的实力,拥有相当大的规模的时候,销售计划的制定、市场策略的建立和实施、后勤工作的支持、产品概念的提炼、推广活动的举办等决定企业未来的销售情况。就像是用大刀,其刀柄的设计,比如刀柄的长度、粗细和重量决定了整把刀的性能,而刀刃对整把刀的作用相对减弱。
市场规模决定着刀柄塑造的力度,企业应该把组织管理和市场推广放在主导的地位。
笔者所在的企业在销量逐年攀高的同时也逐年加大对市场部门的投入。2004 年,笔者所在公司的销售规模达市值一亿的时候,启动了“双引擎”战略,强化了商务部和市场部的建设。一方面,以商务部为引擎,增加商务部职员数量,从原来只有1个人增加到10几人,为客户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更好地维护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客户对企业的了解,使得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感情更加深厚,也增加了企业和市场之间传递与反馈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以市场部为引擎,增加市场部职员数量,对全国市场采取分区管理,举办了大量活动,进行终端促销,牢牢地把企业和市场捆绑在了一起。结果,当年的销售额在已经连续3年增长100%的基础上,再度增长了134%,为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刀的功能部分来做比喻,便于企业理解处于什么阶段时如何改造自己的组织结构,调整工作重心,升级管理素质,向着更辉煌的目标前进。
创愈理论
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受破坏的时候,在受损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下次再遭受同样的破坏时,就会迅速作出反应,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害,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一种“自我修复”的过程。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企业的营销系统,市场也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人体的组织受到损伤时,破溃流血时,“自我修复”功能启动,结果是排除坏死的组织,由新生组织代替。市场在面临压力时,也会启动一定的“自我修复”机制。
一般而言,企业为了完成销售额而“迫使”代理商超出现有销售能力购进产品即“压货”是不可取的,理论上可能会有全盘崩溃的危险。
但是,2003年年底,迫于完成企业制定的销售指标的压力,笔者不得不让代理商“压货”,压货的数量相当于当年销量的30%~40%,对于“压货”是否会影响第二年的销量,笔者和代理商都非常担心。结果,“压货”并没有对第二年的销售额造成巨大影响。第一次“压货”的顺利解决笔者还未充分关注,但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了第二次乃至在五年内连续发生时,笔者惊讶地发现了市场的“自愈” 能力远比想象中强大,“压货”反而凸显了市场强大的消化能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压货”是一种压力,迫使代理商积极地提高单产量和增加消化窗口;另一方面,企业和代理商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压货”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压力,代理商的崩盘会直接导致企业的崩盘,因此,必须相处办法来减压,企业唯有与代理商共同在一线奋战,才能消除与代理商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所以,企业在帮助市场消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比如设立奖励政策、举办促销活动等等。当然,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在产品的品质保证和医药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的。
企业在招商代理中都希望能够“压货”而又不让市场混乱,但最终能够做到的企业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场不允许企业这么做,另一方面压货越多,企业的创面就会越大,虽然能够使第二年的市场潜力变大,但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 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压货也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和能力,也要确保代理机构能够接受,这时企业和代理商都面临着巨大压力,但是,积极的策略和行动能够变压力为动力,促进创口的迅速愈合,使企业快速“创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