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制約理論
如果没有约束,系统的产出将是无限的。现实当中任何系统都不能无限地产出,所以,任何系统都存在着一个或者多个约束。而任何的企业和组织均可视为系统,因此,要想提高企业和组织的产出,必须尽可能打破各种约束。
任何系统都可以想象成由一连串的环构成,环环相扣,整个系统的强度就取决于其中最弱的一环。相同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将企业视为一条链条,其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是链条的一环。如果企业想要达成预期的目标,必须从最弱的环节——瓶颈或约束的环节——大力改进,才可能得到显著的成效。换句话说,哪个环节约束着企业达成目标,就应该从克服这个约束环节来进行改革。
以色列物理学家Eliyahu M. Goldratt博士创立了一种基于“约束”的管理理论,命名为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简称TOC。1984年,Goldratt博士出版了第一本以小说体写成的TOC专著《目标》,描述了一位厂长应用约束理论使工厂在短时间内转亏为盈的故事。因为书中描述的问题在很多企业普遍存在,一时间,该书在全球畅销,销售200多万册,TOC从此非常流行。
约束理论在美国企业界得到很多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美国生产及库存管理协会(American Product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 APICS)非常关注TOC,称其为“约束管理(Constraint Management)”,并专门成立了约束管理研究小组。该小组认为:TOC是一套管理理念与管理工具的结合,他把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现存的或潜伏的制约因素称为“约束”,通过逐个识别和消除这些约束,使得企业的改进方向和改进策略明确化,从而达到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其目标的目的。
关于TOC的这组报道,已经准备了好长时间,但编者一直有所顾忌,因为想要以通俗生动的文字、在比较简短的篇幅中把TOC讲透,实在太难。但无论如何,我们的很多读者如经理人、企业家、管理理论研究员,都需要了解TOC,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推出这组报道。
场景闪回
市场低迷使得许多企业的业绩衰退,库存持续增加。某公司总经理为此忧心忡忡,不知从何下手才好。于是召集各部门主管开会讨论,想听听各部门有何对策。
市场是公司对外的窗口,首先由市场经理发言。他认为最近订单减少,主要因为产品的报价过高,客户要求杀价,因此应该降价一成以上,才有竞争力。另外,有些客户对产品质量也有些抱怨,部分售出产品被客户退回,因此应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而公司在交货期控制上也有些问题,有些有购买意向的客户对价格还可接受,但一听到交货期是接单30天之后,就把订单转给别人做了。市场经理一口气提了“价格”、“质量”、“交货期”三项,每项或多或少都触及公司的弱点。
于是,总经理请相关部门的经理谈谈各自的看法。财务经理认为目前的产品价格已没有太多利润,如果再降一成,就已亏损,除非成本可以再降低。质量方面由质保经理回答,他认为该公司的质量虽不敢自夸十全十美,但比起同业仍不至于太差,而这几年也持续推动一些质量改善的运动,如ISO9000认证等。他希望趁此不景气时,多加强人员的教育训练,以提高质量水平。制造部门主管认为,目前的交货期已从过去的2个月,竭尽所能缩短至如今的30天。如果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可以提高一点,缺料的情况也有所改善的话,交货期就有机会再缩短一点。
听完以上的报告之后,总经理觉得各部门似乎都在尽力,而且表现比以往还好。但是,为何业绩依然不振?如何才能刺激客户的需求呢?
与会的总经理助理注意到因为订单减少,生产及办公室的工作量也较少。于是建议总经理借此机会实施“企业改造”,精简人力,将多余的人力和某些较不重要的人员予以遣散。而研发部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新产品研发已较原定计划落后,应该加快脚步,力争近期试生产。
制造部门主管听说要裁员,心情就往下沉。他说若非必要,最好不裁员,否则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好的人才培养不易,虽然不在裁员名单内,听到风声,可能就先跳槽,择良木而栖去了,反而造成士气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