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与精益生产可能格格不入。制造厂商必须应对这一挑战。
在过去十年中,全球许多企业花费数十亿美元及无数工时,装备被称作"企业资源规划(ERP)应用程序"的巨型集成软件。如今,众多制造厂商逐渐意识到,他们耗费时日建立的基础设施在生产车间却是难堪重任。
为了弥合生产车间和ERP系统之间的鸿沟,某些已经投资巨型ERP系统的企业正在试图让"精益生产"方法与ERP两者在生产车间互相配合。比如全球机械及车床中心的制造商辛辛纳提机器(Cincinnati Machine)公司等正在这样做,并已初见成效。
对许多制造厂商来说,ERP系统已经成为累赘,因为它们遗留了物料需求规划(MRP)的一些问题,例如复杂的物料定单、低效的工作流以及不必要的数据收集。
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已悄然兴起,并正在取代传统的MRP模式。它叫作"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依靠"流动"或"需求拉动"指导生产。
精益制造的概念根植于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流程,旨在提高效率,消灭产品积压,使得生产与顾客需求同步,而不追求长期(往往也是不正确)的预测。据AMR研究机构最近的一次研究称,企业实施精益方法的首要目的是改善顾客服务,降低采购和产品在线成本,并进入新的市场。
Tom Greenwood是田纳西大学精益企业论坛的主管,该论坛已经在全球实施了40多个精益项目。他说:"精益企业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增长战略,它通过将企业的产品交付系统精炼化,使之成为竞争的武器,从而提高销售。首要目标是整合全公司从顾客到分销、销售、设计、制造及供应的各个环节,让顾客更容易随时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ERP与精益的冲突
不久前,当客户要求支持新制造模式时,主流的ERP供应商还对此置之不理。随着更加灵活的小型软件公司不断切入精益制造这样的缝隙市场,主流的ERP供应商也开始提供旨在弥合生产车间和ERP系统之间鸿沟的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表现为支持精益方法的模块或附加组件,其功能特点包括:流动线路设计,将日产出率跟需求同步化的数学模型,迅速处理生产线设计变动的能力,以及图形方法表。
这些新的方案很有前景,但许多公司由于技术上的巨额投资以及缺乏管理高层对精益工具的支持,暂时无法摆脱目前的ERP系统。在当前状态下,人们正在争论ERP和精益方法能否在同一企业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