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分工协作 >> 正文

媒体村每菜留样防意外 分工精细流程严格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新文化报 李季 参加讨论169

  来自吉林工商学院的38位师生服务奥运媒体村

  媒体村里的吉林“大厨”

  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北侧的绿色家园媒体村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地共7000名注册记者,媒体村有来自全国的2300多名专业技校的师生每天为记者们制作可口的美食。

  这其中就有来自我省吉林工商学院的38位师生。

  全国烹饪大赛摘金 创造机会

  “去年在全国大学生烹饪大赛上,我们学校夺得了金牌。正是那一次的成绩给了我们这次机会。”吉林工商学院带队老师朱基富说。从7月20日开始,学生们与来自全国25所专业院校的师生一同进入媒体村,每天4班,为记者们24小时提供饮食服务。

  “我们每天往返驻地和媒体村要4个小时,工作时间8个小时,每天12个小时的时间,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赶上早班,每天2点就要起床,5点就要到达工作岗位。”学生刘本一说。

  分工精细 流程严格

  厨房由外国厨师长负责,分为热菜区、冷菜区、切配区、原料储藏区、食品卫生监控区和洗涤区。11名男生和26名女生分别在各个岗位上。

  厨房的分工特别明确,热菜区里还分亚洲餐区和西餐热菜区;冷菜区主要制作沙拉,由外国厨师完成。

  “原料在使用的时候,先要经过洗涤区,经刮、剥、洗、消毒液清洗、清水冲洗这些程序后放进不同的盘内。”切配区的战慧说,“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不然逃不过监控区的检验。”

  卫生要求高 每菜留样防意外

  食品制作的卫生要求之高让学生们惊叹,原料到达后厨,哪怕是有一点损坏都不会使用,目的是防止原料在损坏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细菌繁殖。

  每名工作人员都被要求必须戴手套,而且每触摸一样东西都要重新洗手,然后换上新的手套才行。

  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防控在后厨几乎做到了极致,每出一道菜,监控区都要留存一点作为留样,谁洗的菜,谁做的菜都标注清楚,然后冷藏,一旦发生问题,可以马上找到问题根源。

  改刀精确到毫米 出菜要测温

  不仅在食品卫生上规矩多多,在制作上也特别讲究。很多外国人喜欢烧烤食品,因此土豆、西红柿等原料经常被改刀成片,而对改刀的要求也很多。比如用来烤着吃的土豆片要切成6毫米厚,追求一种外焦里嫩的口感。

  而且每名厨师手里都有一只温度计,这是用来测量出菜的温度的。“肉类的菜品温度要在85摄氏度左右,青菜的温度要在75摄氏度左右,每道菜出锅都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大厨关梦玉说。

  价格不菲 中餐受欢迎

  这样制作出来的精良食品价格确实不菲,“一份杭椒牛柳要50元钱,一份蒜蓉西兰花要100多元,比饭店里要贵上几倍”。尽管如此,厨房制作的食品仍然让各国记者们很满意,特别是中餐很受欢迎,虽然中餐占的比例较小,但菜品非常丰富而且也特别受欢迎。品种有宫保鸡丁、虾仁鸡块、辣子鸡丁、西芹百合等,红烧排骨等吉菜也时常出现在外国记者的餐桌上。

  食谱保密 老外口挺淡

  “尽管菜肴丰富,但吃起来却未必可口,因为外国人和我们的口味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营养,并不喜欢太咸的东西,很多菜我们吃起来淡得很,但是外国记者们却认为很好。”学生刘夏菲说。

  媒体村每天的食谱都不同,但食谱只掌握在厨师长的手中,任何人都很难见到,“据说,那是厨师长用心设计的,特别讲究科学配餐,我们想偷偷学学都很难。”学生们说。

Tags:分工协作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