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设计 >> 正文

有计划才能应对变化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项目活动的定义

  计划管理过程中体现计划详细程度的就是项目活动的定义。

  项目活动就是为了达到项目阶段目标确定的交付成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单元,每一个工作单元就是需要消耗一定时间和资源的明确的工作。

  比如说我们在软件编码阶段,阶段目标是完成全部编码工作,结果物是软件源代码以及技术白皮书等,那么我们的活动可能包括基础类库设计编码、公共控件提炼、软件框架搭建、A模块编码、B模块编码等等项目活动。

  在这部分我们应该尽可能全的、清晰的、详细的定义出所有项目活动,项目的具体工作单元。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有目的的掌控每项工作内容的状态。

  项目活动排序和历时估计

  最后我们进行项目的活动排序和历时估计。首先要确定工作包的逻辑关系,其次是完成各个活动间的关系确认,特别是活动间的先后依赖关系,最好同时完成活动历时和资源使用的确认,因为一项活动的历时与其先后活动和其他相关联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软件开发项目,当需求不明确时,肯定无法进行软件概要设计,否则设计出来的东西肯定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活动依赖关系确认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安排,资源调配和费用开支等。

  这部分内容在计划报告中通常是由Gantt图(甘特图)描述。也可以使用项目管理工具,比如微软的Project Professional,现在Project Server 2003功能更强大,不但使Project Professional和Project Server有机结合,而且还通过SharePoints Services提供强大的文档管理,风险和问题跟踪等功能。

  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辅助计划管理过程,形成软件开发计划的辅助文档,同时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和计划过程管理。

  案例: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软件开发负责人可能忽略计划过程,理由往往是他感觉自己心里有数或者认为作计划没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不少人存在这样的想法,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让笔者感触颇深。

  一个有两年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经验的朋友刘某,曾经负责过某商场的CRM系统的软件研发工作,当时项目的主要困难是工期要求紧张,但就项目本身而言规模相对较小,刘某根据经验认为只要让每个人清晰自己的工作,各负其责,全员迅速投入研发,尽快完成编码,到时候把所有模块组装起来就应该没什么问题,这样即可以节省人力又可以解决时间上的矛盾,所以大意的认为没必要浪费人力、精力、时间在编写项目计划上,于是协调大家简单沟通后便启动项目。

  在整个软件研发过程中大家一直都很忙碌,编码工作在一天天的进行,表面上看起来也没有任何异常,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项目的收尾阶段,编码工作基本完成,于是项目经理组织进行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这时候,项目启动初期没意识到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都不约而同的、也是必然的暴发了:系统联调卡壳、Bug层出不穷,需要测试同时纠错,但由于疏忽没有预留这步工作的时间;安装、打包工作没有进行、文档没有编制,需要调整人员应急处理,这依旧是当时没有计划这部分工作导致任务遗漏。结果所有人乱作一团,如果按照原工期要求即使全员通宵达旦赶进度也已经无法按时完成,无奈之下只能延迟进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计划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