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设计 >> 正文

关于探索实行政府大部门体制的思考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理论前沿》 杨志晨 参加讨论

  其三,按重点布控与发展战略的协和关系进行整合规范。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国家重点布控的行业、事业及其职能管理机构的设置,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相协和。既要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又要整体谋划、统筹兼顾。

  1.统一的市场测控监管,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与重要职责。为此,亟需把市场测控监管部门归为一统后列入国家的行政序列,并实行中央政府对市场测控监管的垂直领导。如物价、食品、药品、证券、银行、保险的测控监管及各类技术监督部门等,以便形成监督有力、测控准确、调控得当的监督管理体系。

  2.重要的发展战略事项政府管理缺位,亟需设置统合部门加以重点布控、通盘运筹。如能源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价值凸显,系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然而能源管理事务却长期未设立政府部门统筹管理,造成政府的该项职能一度真空和管理缺位。所以,整合一个大的资源型管理机构,对国土、房产、矿产、煤炭、电力、石油、核能、太阳能、风能等管理事务实施整体规划与重点布控,既有利于统筹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又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成立大一统的协同管理部门,对承载任务重、运营范围广、关联程度高、协同难度大的行业,进行重点布控。诸如实行“大农业”、“大卫生”、“大文化”“大交通”等大部门管理体制。如成立大的运输航行协同管理部门,整合规范铁道、交通、民航等运载行业,使其形成车辆、船舶及民用飞机生产制造和指挥调度相协调的运营体系;火车汽车站点、港口码头、机场设施相配套的陆海空互补增效的立体运营大格局。

  三、合理掌控量制赋能的重要环节

  所谓量制赋能即是根据相应的规制以及部门间的层级节制关系,通过借鉴和运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工作分析、绩效管理等规划与评估技法,清晰界定部门及部门内部的权利和责任,亦即赋予其相应的职能。

  量制赋能需合理掌控三个重要环节:

  1.根据大部门体制的属性特征赋能。其基本要求是:精炼、厘清、匹配、对应。(1)精炼即大部门的职责与功能设定要坚持精简、效能的原则,职能赋予贵在精准而非多多益善,通过赋能革除其交叉重合职能,赋予其精准协和职能;(2)厘清即其职能关系要清晰界定,部门间及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边界要划分清楚,力戒其职能关系含混不清、冗余繁杂;(3)匹配即其职能要成龙配套、首尾圆合,体系浑然天成,达到沟通联结关系清晰有序,协调配合功效有机生成;(4)对应即要根据组织结构的层级节制关系给赋予其层级相符合的职能,这是组织机构赋能的一般原理和重要规则。

  2.根据政府管理的目标模式及施政理念赋能。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服务型政府定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的目标模式,政府施政理念的转变,要求政府在治理模式转型的同时,其管理职能也要随之转变为与之相称的统筹、规划、服务、协调、咨询、监控等主要职能。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各项要求,政府部门机构的职能定位,必须转移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优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等重要职能,建立相应的部门及至职位的工作规范,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3.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赋能。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推进“四个分开”。(1)推进政企分开,要求政府部门避免直接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其主要经济管理职能需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2)推进政资分开,政府不再担负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由国资委对国有独资、控股企业实行职能资本控制权管理;(3)推进政事分开,政府部门要将对公益事业的包揽替代,转换为对其宏观调控、分类指导的职能;(4)推进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部门要配置相应的协调、督导、规制等职能,推进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社会化,让社会力量与市场力量在政府的有效协调与督导下,提供符合社会化要求的公共服务。

  (本文作者: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上一页  [1] [2] [3] 

Tags:结构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