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管理界的一位朋友在一起闲聊,谈到“富翁的长屋檐”这个故事,对笔者的震撼很大,引发出许多联想。
有位善心的富翁,盖了一栋大房子,他特别要求营造的师傅,把那四周的屋檐建加倍的长,以使穷苦无家的人,能在其下暂时躲避风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许多穷人聚集在屋檐下,他们甚至摆起摊子做买卖,并生火煮饭。嘈杂的人声与油烟,使富翁不堪其扰,不悦的家人也常与寄在檐下者争吵。
冬天,有个老人在檐下冻死了,大家交口骂富翁的不仁。
夏天,一场飓风,别人的房子都没事,富翁的房子因为屋檐特别的长,居然被掀了顶,村人都说是恶有恶报。
重修屋顶时,这次富翁只要求建小小的房檐,富翁把省下的钱捐给慈善机构,并另外盖了一间小房子。这房子所能庇荫的范围远比以前的房檐小,但四面有墙,是栋正式的房子。
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也都在其中获得暂时的庇护,并在临走前,问这栋房子是哪位善人捐盖的。
没有几年,富翁成了最受欢迎的人。即使在他死后,人们还继续受他的恩泽而纪念他。
为什么同样的善心,却又那么大的不同?
富翁的一片善心,从被认为是为富不仁、恶有恶报到变成是最受欢迎的人,这中间的变化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是大房檐与小房子的差别吗?还是其中的用心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让富翁被感激与纪念?
答案是寄人檐下的感觉和生活在独立房子中的感觉不同!你知道生活在富翁的大房檐下,那些穷苦的人们会得到什么感受!而生活在独立受尊重没有比较的房中,那些穷苦的人们又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把老板比作富翁,把员工、下属比作穷人的话,的确里面有很多嚼头。
都知道老板与员工不一条心,各站在各自的立场,各打各的算盘。老板是以最小的投入,要求最大的回报,员工所创造的价值应该是支付薪资的数倍;而员工则要求索取的越多越好,有的愿意多付出,有的则认为对得起那份薪资就不错了,还有的是“吹笛子的东郭先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人把老板、员工比作“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把老板、员工的心连在一起真的不容易。
如果把企业当作舞台的话,老板是舞台的搭建者,员工是扮演着各种各样角色的演员,而很多情况下,老板还是主要演员,带领大家演好每一场戏,获得观众的掌声,使戏班更叫座。一方面员工总觉得给老板干活,是打工者,寄人篱下。老板在剥削员工的剩余价值,获得更多利润,而自己仅拿一份微薄的薪水;另一方面,老板创办企业,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生存的空间。员工在企业里接受培训教育,做工作的同时不断积累自己的行业经验,磨练自己的品格,使自己更成熟,成长的更快。老板与员工又是利益的共同体,相辅相承,谁也离不开谁,互为依存。厂兴则员工的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厂衰则员工的福利待遇差,更严重者开不出工资,直至企业关门倒闭,自己又得另谋生路。尽管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老板更多的是应该通过工作、培训使员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成熟、独立,能够独当一面,给他提供一个自由成长、施展才能的舞台,提倡“内部创业”。不用养员工,让员工自己养活自己,给他个店、部门,让他自己创造效益,他会很感激你。不要让员工一直在自己的屋檐下乘凉,养成一个懒惰的习惯,吃大锅饭,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样既害了员工,也害了自己,对谁都不利。同时,内部创业也是留住骨干员工的一个重要举措,不然“有心人”自己创业当老板是迟早的事,市场上又多了个竞争对手。
不要怕员工挣的钱多,他多你得到的更多。只有这样才能长期共生相存,和谐发展。
企业在成长,员工也在成长。员工应该感谢老板,工作、干活儿的同时,又学到了许多东西;老板则应该给员工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舞台,让他在上面跳舞,使理想得以实现。让更多的穷人也能慢慢变成富人,拥有自己的房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富人穷人共生共存。穷人将会感激富翁,员工也会感谢他们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