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公共关系 >> 危机管理 >> 正文

促进国防动员潜力积蓄和应急力量建设的融合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中国国防报 蔡晔 参加讨论

  国防战略物资与应急物资储备一体

  战略物资储备是指国家在平时有计划建立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资料的储存或积蓄,其目的是为了应对战争和其他意外情况,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国防需求,是国家为保障非常时期物资供应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与国家短期物资储备相对应的一种储备形式。在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国防物资储备。

  搞好物资储备的顶层设计,将国防战略物资与应急物资储备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要将储备的模式由“实力”型转变为“能力”型。这种转变的实质就是在储备那些既能应战又能应急的物资时,将实物储备放在次要的位置,而把这种物资的生产能力储备作为重点,以增强储备的弹性和适应性。其次,要将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根据储备目的的不同进行严格分类,优先储备那些既能应急又能应战的物资,对于单纯的应战战略物资和单纯的应急物资则放在第二顺序确定规模。第三,军队物资储备和动员物资储备中要有适当的“应急”物资储备。其中军队物资储备中的“应急”储备主要根据军队执行“应急”的具体可能任务,由相应的后勤机关确定。动员物资储备中的“应急”储备规模的确定,则由相应的政府动员职能部门在科学分析“应战”与“应急”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国防动员应战管理体制与应急管理体制相互融合

  实现国防动员应战管理体制与国防动员应急管理体制相互融合,可防止机构重复设置,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危机管理与国防动员不仅具有相似的运行机制,而且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在实践中,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国防动员机构与国家危机管理机构由分设正逐步走向一体,其主要措施:一是将分散的应对单一危机的自成体系的各种机构,如平暴制乱、反恐维稳、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消防灭火等,统一纳入到以国防动员体制为基础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之中。二是建立政府系统与军事系统“两线”一体的指挥机构,即把政府对资源的组织、调动与军事系统的军事指挥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既适应“应战”的要求,又适应“应急”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的国防领导体制和动员体制情况来看,采用第二种措施是比较可行的。可将政府的国防动员委员会这一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扩大,同时赋予其协调“应急”与“应战”的资源调动的职能,这种职能的扩大也有利于政府与军队实施有效的动员协调。2007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提出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不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承担。要抓住这一契机对国防动员委员会的职能进行恰当的调整。

  实现国防动员应战管理政策与应急管理政策的融合。政策是调控和规范某一社会行为的准则。动员政策是平时动员建设和战时动员实施的基本准则,是国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定动员法规、明确全体公民和社会组织在动员中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参考依据。国防动员平时“应急”功能的开发利用是一种综合性的公共行为,只有科学制定动员政策,才能有效推动“应战”与“应急”体制的融合。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运用动员政策拓展国防动员的“应急”职能,必须明确国防动员“应急”运行的含义,以及危机信息披露、动员职权、动员原则、动员保障、动员程序及动员准备等有关问题,确保国防动员“应急”运行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提高“应急”动员的效率,其基本措施是制定国防动员“应急”方面的专门法规,或在相关法规中本着平战兼顾、军民兼容的原则,增加国防动员“应急”条款。“应战”与“应急”的政策接轨,通常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制定非常状态下,对人力、物力、财力动员使用的基本政策,如优惠、补偿、采购、征用、优抚政策等;二是制定专门的国防动员“应急”政策,即按照处理国防动员“应战”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范围和原则,处理国防动员“应急”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三是把国防动员“应急”政策纳入国防动员整体政策的内容之中。

上一页  [1] [2] 

Tags:危机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