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赞助的电影《首席执行官》的结尾有一段CEO的慷慨陈词: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伴随这个民族有一批品牌走向全球,成为全球的强势品牌,而这并非海尔一家公司所能完成的使命。
同样的内容,在柳传志的口中显得没有那么慷慨激昂甚至有些无奈。他说,联想收购一个国际品牌而不是直接将联想带到国外,是因为“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现在还不能支撑高端的制造业品牌。正因为这个原因,联想的海外传播中从来都是与中国制造的“血统”拉开距离。当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视“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为负资产时,当玩具事件、三鹿事件不断打击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时,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布局,我们很难乐观地估计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会自然攀升,畅想整体品牌引领中国制造的升级,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危机公关”:一个应该被抛弃的术语
对“危机公关”这个术语,国内公关界向来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这不是一个通行的国际概念,因为在国外规范的管理语言中,只有“危机管理”这个概念,没有“危机公关”;而另一种看法认为,这个概念在中国是个现实存在,反映了在中国危机应对中“公关”的重要性。
以笔者的浅见,“危机公关”的确是一个应该被抛弃的术语,这个术语的存在带来了太多的误区。
“危机公关”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大多数危机的应对存在一个最佳的公关策略,只要有合适的策略、足够的力度,媒体和受众就可以被“管理”,危机就可以平息甚至“化危为机”。这种认识导致的操作结果就是,企业的高层和管理当局很容易把危机的管理理解为搞定媒体、消除坏信息源,企业公关部门接到的命令往往是敦促各种媒体不要发出负面信息(如同三鹿事件最初的情况),然而这往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实中的多数危机也很难找到真正的“危机策略专家”,因为多数危机并非来自沟通技巧的缺失,而是基本面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个术语的误区,管理当局容易误认为建立一个应对危机的部门或机制可以保障基本面风险不会蔓延,而忽视系统的、涉及多部门和供应链体系的危机防范。
“危机公关”概念的过分重视还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忽视长期战略声誉的正面建设,而这正是防范危机的根本。一个本身缺乏形象识别和积累的企业,就像一个严冬中的缺乏脂肪的动物,没有什么抗击意外的资本,对中国制造也是一样。今天,中国的出口正在和全球经济一起遭遇硬着陆的严冬,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这个品牌依靠什么建立识别和积累,是一个急需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