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公共关系 >> 媒体合作 >> 正文

西方媒体对北京奥运文本对抗式解读分析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西方媒体由于四川特大地震而对中国"留情面"的报道阶段已经结束。从2008年6月开始,西方媒体又把目光聚焦到北京奥运会上,但关注的焦点不是奥运赛事本身,而是从巨观层面审视整个中国,用显微镜把中国转型时期一些枝节问题放在国际舆论场中进行晾晒,最终把微观问题上升为宏大论题,其组织舆论,放大舆论的新闻轰炸给中国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西方媒体对北京奥运文本对抗式解读的内容概述

  第一,西方媒体通常借用虚假民意对中国政府在奥运期间实施的临时措施进行歪曲解读,从影响市民正常生活这个切口来质疑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能力。例如,2008年8月5日的《纽约时报》题为"Worrying About Traffic, Not Who Wins the Gold "(担心的是北京的交通,而不是谁将赢得金牌)的报道指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北京市民抱怨奥运会期间实行的安检措施过于严格;由于没有完善的安全保障计划,市民和记者会被安保人员突击搜查;为了避免空气污染,对一些企业进行停工,企业只得裁员;一些北京人也只得到其他城市"避孕";由于交通运输的限制,一些餐馆在进货时被收取额外费用,增加他们的成本……事实上,举办奥运会是得到大多数民众支持和理解的,而且不论是世界哪个城市举办奥运会,都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影响,关键是看北京奥组委对市民的关注程度和补偿措施。西方媒体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违背了新闻报道宏观真实的原则。

  第二,西方媒体指责奥运场馆建设铺张浪费,建设豪华体育设施劳命伤财。例如在2008年7月13日的《纽约时报》上有一篇题为"In Changing Face of Beijing, a Look at the New China "(在变化中的北京感受新中国的新面貌)的长篇稿件,文章指出:"中国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上实现了乌托邦式的想象,然而却漠视一般老百姓渴望改变居住环境的内心表达。"但他们并没有完整地报道整个新闻文本,因为场馆的投入和产出总体上是平衡的,而且大多数场馆都可以参与后续利用,为市民提供免费服务,这实质上是一种还利于民的举措。该报在8月5日的一篇报道中还借用一些网络激进人士的观点,cai extravagant Games (奢侈的奥运)等词来描述北京奥运。事实上,北京奥运会一直都在秉承人文奥运的理念,并且各种设施的建设都是按照IOC的标准来实施的。

  第三,批评北京环境质量标准并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目标。例如《泰晤士报》就开辟专栏"Rising pollution levels threaten Olympics"(增加的污染强度威胁北京奥运)报道北京的空气污染程度,把一些在极端环境、极端天气和特殊时间拍摄的照片进行集纳,夸大北京空气污染程度,其中一张照片为:一对夫妇抱着小孩在天安门广场前经过,小孩闭着眼睛把头放在他爸爸身上。下面的文字说明为:"在京的居民努力应对严重的空气污染,这样的污染导致中国每年40万城市居民过早死亡。"图片上小孩打蔫式的形象,以及虚化的天安门背景形成符号意义,进一步加强了受众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刻板印象。而在8月1日的《纽约时报》题为"China Announces More Pollution Controls "(中国宣称会增强对空气污染的控制)的报道也采用类似的方法,配图为天安门广场上的天空,受众能明显看到阴霾的天空和稀稀拉拉的人流,传达出的意旨为:中国空气污染治理未达到预定的的目标,该地区被中国政府严格控制的程度等。在正文中进一步提到:"在北京的四天时间里,天空都是灰暗的,令人窒息的天空表明北京没有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北京采取控制污染的措施比美国举办奥运会时更温和。"仅凭借肉眼观察,记者就作出"北京空气质量没有达到预先承诺"的判断,而stifling(令人窒息的)这样的词语显然带有很强的倾向性,这种夸张到近乎荒诞的提法,显然违背新闻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其构建的拟态环境让没到过中国的运动员感到担心。实际上北京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更是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运动员能在良好的空气质量下发挥出最佳水平。

[1] [2] 下一页

Tags:媒体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