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采访报道过多届奥运会,所以理解记者的需求;
参与多届奥运会的新闻服务和媒体管理,所以熟悉新闻中心的运作。
现在,他们是北京奥运会的媒体和信息顾问,在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和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从每日迎来送往,到为记者答疑解惑,再到撰写英文新闻稿,协助安排每日的新闻发布,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热情为北京奥运会媒体服务出谋划策。
有了这些外国专家,北京奥运会的媒体服务充分借鉴历届奥运会媒体服务的成功经验,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提供丰富多彩的采访活动看奥运、看北京、看中国。
“非注册新闻中心是记者的第二个家”
“几天前,两个神色疲惫的外国记者走进北京2008国际新闻中心。他们是英国广播公司派来采访北京奥运会的记者,经过一夜的长途飞行后到达北京,由于航运公司的问题,他们在机场等了6个小时,也没有拿到托运的摄像器材。心急如焚的他们立刻坐车赶到北京2008国际新闻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系帮他们解决问题。我请他俩在沙发上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忙碌了十几个小时的两人都不由自主地说,这里真像回家一样舒服。一个小时后,问题解决了。当器材交到了他们手里,两人简直是喜出望外。”
讲这个故事的人是斯力曼先生,他曾在悉尼奥运会期间担任悉尼媒体中心的媒体与市场经理,并负责媒体危机管理;2003年至2005年他担任希腊雅典政府顾问,参与雅典媒体中心方案的设计。现在,他是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日常运行及媒体顾问。奥运会期间,世界各地的记者都会到北京来。让记者感到回家一样的温暖是斯力曼先生对非注册中心的一个定义。“记者们爱挑刺,全世界的记者都是一样的。他们也给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挑过错。但是,没关系,即使他带着先入为主的对北京的误解来了,我相信通过在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的采访,能帮助他看到一个更全面的北京和中国。”
怎样能让记者们乐意来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那就是给记者提供他感兴趣的东西。在新闻中心二楼,一边是琳琅满目的介绍北京的图书,一边是面人、毛猴等北京手工艺品的现场展示。斯力曼说,“这里为记者们准备了十五万册免费资料,包括中、英、法、德、西、日、俄等十九个语种版本,内容涉及中国政治、经济、人文、地理、历史及北京奥运等方方面面。《今日美国》驻北京办事处的主任前天来了,他在北京生活14年,来到这里还是感觉很新鲜,很多资料是他从未见过的。对初次来北京的记者们来说,这里提供的信息和组织的活动肯定更有吸引力。”
斯力曼先生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非注册新闻中心比主新闻中心的作用更重要。悉尼和雅典的经验都证明,非注册新闻中心的工作对奥运会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投资、旅游的推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年后,记者们也许会忘记北京奥运会的一场比赛,但是他们不会忘记在北京遇到的热情的人们和在北京的文化体验。”北京要利用举办奥运会的机会,让世界各地的记者们看到真实的中国,看到北京的历史、现在和将来。这些记者对北京的正确认识,将在今后的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影响世界看中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