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质量管理 >> 质量规划 >> 正文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介绍一下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结构和功能。

  文件的形式包括书面和电子两种形式,书面的形式较为多见,所谓“白纸黑字”,不受设施的限制。随着管理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组织已逐步转向无纸化办公,在组织内部实行文件的网络化管理,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且利于对文件的控制。

  文件的结构是许多组织关注的问题,ISO14001标准本身并未规定体系文件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应依据组织的规模和环境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来定,在进行文件编写的时候,首先就应确定体系文件的结构,即体系文件是如何设置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层次和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许多企业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之前已建立了质量体系,那么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纳入企业质量体系或全面管理体系文件中,是不是可以呢?标准中并没有反对我们这样做,这样也确实存在一定的优点,可保持企业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结构化,保证文件管理的统一,确保职责的明确并减少重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我国整体环境管理水平又比较低,为了便于管理、重点突出和方便内部和外部审核,我们建议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初期形成独立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体系文件的结构可以参照ISO9000族的有关标准,将其分为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四级。

  组织可以依据其规模,管理职能设置以及环境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来确定适合其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

  >

  例如对于一个小型企业,职能设置相对简单,环境因素较少且环境管理工作复杂程度不高,即可根据需要将手册和程序文件合并或将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合并,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管理,而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例如虽是集中一贯制管理,但部门庞大机构设置繁杂,或集团下设多个分公司并谋求统一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可以设置多级结构,例如程序文件便可分为公司一级和部门一级,在这方面已通过认证的宝钢集团、科龙集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化设置的每一层次均应发挥其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环境管理手册是用来阐明组织的环境方针,提供重大环境因素、目标指标方案、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环境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简要描述17个体系要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高度概况,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指南及纲领,使得体系保持相对稳定性。将其提供给中高层管理者可以明确体系概貌、各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系,以便统一分工及协调管理;将其用于内部审核或外部审核,可以使审核人员抓住体系的要旨和脉络;手册还为体系文件提供总体的指南及索引;部分企业也将手册提供给相关方,向社会宣传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及业绩。

  程序文件应包含环境管理体系中一个逻辑上相对独立的内容,可以是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个要素(如信息交流程序)或要素中的一个部分(如环境因素识别程序)或几个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相互关联的一组活动(如废弃物管理程序),为其规定控制要点,使体系中该方面的活动处于程序化、文件化的受控状态,这就避免了由于缺乏文件化管理而造成的经验主义,偶然得失,使得要做的工作具体而明确,程序文件可以看作是企业内部强制执行的法规性文件,程序文件是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作业指导书侧重于对操作性岗位或某一局部活动的规定,可以分为管理操作式和岗位工艺流程分解式,它是对程序文件的展开、补充及细化,一个程序文件可以有若干个作业指导书来支持。

  记录为环境管理体系提供见证性和可追溯性。

  以上各级文件应给出相应下级文件的路径来,比如手册应给出程序文件的路径,程序文件应给出相应作业指导书的路径,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可以分别给出记录的路径。

  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化在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即对文件编写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体系运行和维护阶段不断完善文件以适应变化的条件并履行持续改进的承诺,同时记录下来体系实施和运行的重要信息,为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和见证。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Tags:质量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