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面临效率低下,资源闲置浪费的情况,部门间扯皮增多,无端的抱怨增加,这在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中尤为常见;企业决策者的对策往往是加强监管力度,促进表面上的工作的满负荷,乍看上去工作效率提高了,但却失去了有效性。这种种现象都可以归因于企业运作中存在的瓶颈环节,如果存在瓶颈环节,就势必产生资源浪费。
近年来,一直推崇流程重组,倡导变革思想,实际就是在意识上灌输资源重新配置的必要性,而解决资源配置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对瓶颈环节的分析。有的企业离职率高,人浮于事,员工感觉工作没有目标,沟通也存在障碍,从而使总经理一筹莫展;有的企业一线员工加班加点,工作紧张却仍旧交货不及时,废品率过高;有的企业业务量做不上去,业务员工作不积极。总而言之,企业在发展中的种种“困惑”往往是瓶颈环节功能缺失的外部表现。“瓶颈”分析是企业决策者解决困惑的有效方法。
实际上,企业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瓶颈分析”找到原因。瓶颈分析就是探索企业运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最初的瓶颈分析来自于生产运作领域中“瓶颈工序的鉴别方法”,由于瓶颈工序存在会带来其他非瓶颈工序生产能力的闲置。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对企业的整体运作的分析。我们看到,企业常常把技术创新作为基点,忽略了制度创新,从而产生资源不合理的配置;企业沿用创业阶段的“元老”,忽略了规模扩张所内在要求的人员素质的提升;企业一相情愿对于人力的追加而忽略了其产品的市场潜力,从而导致人力的浪费。上述的“制度创新”、“人员素质”和“产品的市场潜力”都是瓶颈环节。企业的某种职能缺失,素质不健全,机制缺陷是产生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原因。
瓶颈分析的思想可以视为分析某个特定问题的出发点,对于瓶颈分析的知识基础则是企业决策者的系统思考能力,企业决策者必须了解现代企业所具备的基本职能,如人力资源、营销、战略、财务体系等及其上述各职能领域内部特定的、成熟的运作方式;这种成熟的职能模式实际上具有“参照物”的性质,任何不良的外部表现都可以该“参照物”为依据探索与这种成熟运作模式的差异及其内在原因,这种差异和内在原因就是“瓶颈”。比如对某企业离职率高,人浮于事的分析就可以对照该“参照物”判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来自于哪方面:是企业战略规划问题、管理人员素质问题,还是人力资源体系的运作问题等等,再考察哪些方面可能是瓶颈环节,或者哪些方面同时或先后是瓶颈环节。再如一线人员加班加点,废品率高,交货不及时,这可能是一线人员素质问题,人员沟通问题,设备问题或各类问题兼具。有这么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由于是OEM生产,而且中方OEM厂还有日方股份,这样就造成这样的局面,日方既是客户又是老板的情况,于是就存在交货不及时,采购不到位,修改频繁而造成废品率提高等问题,此时,机制上的缺陷就是瓶颈环节。
从宏观来看,瓶颈一般可以分为资源瓶颈、市场瓶颈和法规瓶颈(见《瓶颈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王玉荣编著),如果我们把瓶颈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那么资源瓶颈是内部的,市场和法规瓶颈则是外部的。内部瓶颈和外部瓶颈是有相关性的,也可能内部瓶颈和外部瓶颈均存在,只是哪一类瓶颈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比如,有的企业业务不好做,这可能是内部分配不合理,也可能是营销工作不到位,也可能是市场竞争激烈,也可能是宏观经济不景气等。同样的,一种瓶颈的解决可能会有助于解决另外一种瓶颈;比如,市场情况好,业务量大,势必使内部闲置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内部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一种瓶颈的解决还会使另一种瓶颈暴露出来。
对于瓶颈环节的解决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1.系统性的投入。比如,组建人力资源部,以此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这势必带来成本的增加。这种投入由于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可能很难为决策者所接受,在委托代理体制下,决策者会仅以短期财务表现来取悦股东欢心,从而不进行瓶颈环节的解决而漠视其存在。2.附加的开支。如果瓶颈环节的人员素质太差,可能会需要较高素质人员予以合作进而替代,从而造成短期成本的增加;同样地,对员工作业环境的改善,设备的更新,都会追加投资。3.组织的稳定。解决瓶颈环节可能会带来相关的改革,如使企业流程重组,使人员工作内容增加或改变,这尤其会影响长期以来企业元老们形成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相应的分配模式变化也会动摇其既得利益。
由此观之,瓶颈分析对企业决策者而言是一个有效的组织诊断方法,但在操作环节需要决策者有较大的魄力和充足的勇气,甚至要勇于面对一些困难;而瓶颈的解决却能够促进组织运作的良性循环,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