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许多企业通过OEM(俗称贴牌生产)的方式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运用贴牌战略的涵义还有了很大的延伸。它给我国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提出了种种挑战。
贴牌战略给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表现在:
第一,OEM是在工业化国家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在现代社会继续实现着合理分工、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先进生产协作方式。对于受托方来说, “贴牌”使闲置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设备折旧得以实现,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降(包括本企业的产品),职工的收入有了保障。“贴牌”促进了本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了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它有利于我国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由于前期大量的重复建设,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资源闲置现象。一些厂家品牌影响力不大,技术开发上的投入不足,又没有资金去建设销售渠道,产品在市场上销路不畅,因而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包括厂房,设备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实施贴牌战略,企业可以将现有的生产线和劳动力资源充分运转起来,满足企业短期利益的需要。
第二,OEM有利于我国企业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培养技术专家及技术职工队伍,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为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基地已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战略发展的普遍趋势。国外企业选择我国企业,正是看中了我国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资源优势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从总体来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核心技术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我国企业向前发展的瓶颈,而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要求我国企业短期内站在世界技术发展的前端是不现实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施贴牌战略,发展“干中学”模式,是我国企业迅速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三,OEM有利于我国企业摆脱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之快,我国企业还没有能力承担这种新技术快速淘汰的风险。通过“你拿过来,我照着生产”的方式,不必承担技术淘汰的风险。另外,我国企业将产品输出海外时,由于国内外市场的差异,加上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经验不足,企业往往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实施贴牌战略,企业就不涉及市场开拓,也不用承担产品不适销的风险。
在“贴牌”和“创牌”的道路上,企业还需认真思考以下几点:
一是贴牌战略要和创牌战略结合起来。OEM是我国企业做品牌的必经阶段,最终目的是塑造自己的品牌。由于利润较薄,好的企业不应把做OEM作为长期赢利点。通过OEM缓解企业现阶段开工不足的局面,降低成本后,企业还是应该加紧扩大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建设和维护自己的品牌。对于研发能力强、具备品牌推广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应该继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二是我国企业应通过贴牌战略尽快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水平,锻炼工人的素质。但是,贴牌战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缺少领先技术的客观状况,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趋利避害,通过OEM减低成本,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我国企业应通过贴牌战略与国外企业发展又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国际市场竞争的趋势是从竞争走向竞合,成功并不只能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我国企业在实施贴牌战略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企业间尤其是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整合经济,达到双赢目的。传统观念中,一直从厂家的角度定位经销商——厂商产品的分销渠道,认为经销商只是低价进货、高价出售、为赚取差价而生存的商业组织。新的观念要求我们以经销商为中心进行定位 ——提供分销等市场服务的组织,分销商不再是通过经销产品获利,而是在为上游生产商和下游零售商提供市场营销服务中获利。有眼光的经销商应先行一步,按国际服务营销的标准要求自己,着力打造自己差异化的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