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案例分析 >> 正文

华润:兵败华源重组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08年4月1日,中国恒天集团以每股1.64元的价格拍到华源投资发展集团手中持有凯马B(900953.SZ)10864.78万股。巧合的是,今年1月,原华源集团总裁张杰刚刚调任恒天集团任副董事长。凯马B原为周玉成构建的机械产业平台,其重组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国务院国资委对于华源重组的支持。

  与凯马B相比,ST源发(600757.SH)的重组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截至2007年9月30日,ST源发仅表内负债就高达24.82亿元,加上因担保可能导致的数亿元表外负债,总负债逼近30亿元。这一繁重债务令其重组道路坎坷重重。

  今年初,ST源发把现有资产和负债整体出售给华源生命公司和上海源创科技数码有限公司,“净壳”之后,ST源发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山东鲁信置业出售100%的股权,出售价格约为26.5亿元(具体价格还需等待评审机构评估)。鲁信置业也将全盘注入资源,并对未来三年的利润做出承诺。此方案华润不仅要承担巨额债务,还要掏出上亿元资金解决上市公司的员工安置等问题。即便如此,方案仍然没有获得债委会所有银行成员的签字认可。《中国企业家》在上海的调查采访中发现,12家债权银行没有全部签字的原因是没能和华源集团在削减债务比例上达成一致,银行方面希望以更高的比例收回欠款,华源集团则希望银行能削减更多的债务支持源发重组。

  按照监管部门相关规定,ST源发此次重组搁浅之后再次启动可能在3个月之后。有市场消息说,鉴于目前国内房地产业的特殊情况,鲁信置业决定退出ST源发的重组。

  在ST源发冷清的办公室里,副总王长虹向《中国企业家》表示,他对源发的重组仍充满信心,“因为重组成功,对债权人也有好处。”但是在大幅削减银行债务比例的前提下重组,哪家债权银行会愿意呢?

  ST源发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ST华源(600094.SH)才是华源4家“嫡系”中重组难度最大的一个。重组方至今尚未出现。董秘薛玉宝用“盘子大、债务多、负担重”9个字向《中国企业家》形容目前重组的难度。2007年末,*ST华源披露的公司及其分公司、子公司涉及银行贷款纠纷或者欠款逾期未还的诉讼事项达16项之多,公司下属80%企业已停产或停业,这样的状况在2008年仍没有得到改观。在负债累累的同时,*ST华源累计亏损为25.31亿元,股东权益为负12.78亿元,营运资金为负26.82亿元。如果今年不能实现盈利,将面临退市。东北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宋晗告诉《中国企业家》,如果一旦退到三板市场,重组就更难了。到目前为止,三板市场的壳资源没有一家成功交易,再重返主板市场就更加艰难。留给*ST华源的时间只有4个月。

  *ST华源2007年财务报表显示,公司向银行贷款余额224484万元中,已发生逾期贷款173451万元,而实际上*ST华源的债务有30多亿元。负债高,大股东持股比例又低(仅为24.61%),是重组方迟迟不愿现身的症结所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华润华源重组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