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案例分析 >> 正文

星巴克CEO:强悍执行力将灵感变成现实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03财年,咖啡零售店星巴克的营业收入上升了24%,达到41亿美元。《商业周刊》在2004年1月将其CEO史密斯评为2003年最佳经理人。

  “如果说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是星巴克的灵感源泉,那么奥林·史密斯(Orin Smith)就是将灵感变成现实的那个人。”《商业周刊》在2004年1月将史密斯评为2003年最佳经理人时这样

  评论说。

  2003财年,咖啡零售店星巴克的营业收入上升了24%,达到41亿美元。

  “考虑到我们每个客户平均一次消费不超过4美元,能取得这样的增长速度实在不一般。”史密斯显然感到满意,但这位说话温和、谦虚低调的CEO,从来没有公开声称自己在其中的领导作用。

  “如果你看看我们的历史,好像一直风平浪静,但平静底下总有暗流涌动。”他说。

  国际化发展

  2001年,史密斯担任星巴克CEO不久就遭遇了全球经济衰退,他认为公司的前景依赖于国际化扩展。星巴克不仅一口气在美国和加拿大交通便利的场所开设了300家分店,而且还在包括奥地利、瑞士在内的咖啡店相对饱和的国家开办分店。

  “由于我们的咖啡店为客户提供一种与别人接触的机会,所以咖啡和咖啡屋能得到各种文化的认同。”史密斯感到很庆幸,“我们很幸运处在这个行业。”

  到目前为止,星巴克在全世界拥有7300家分店,而当2000年史密斯担任星巴克CEO之时,美国只有40家连锁店。

  现在,星巴克正积极向农村和以往被忽略的小城市发展。史密斯希望到2005年,星巴克能在50个国家开办15000家连锁店,麦当劳目前连锁店的数目是30000家。

  当然,在国际化过程中,史密斯也体会到一些别样的滋味,“我们最大的教训,是认为每个市场都与美国一样,但事实上,即使同是英语国家,消费习惯也可能大大不同。”

  比如在美国,在最好的市场选择最好的位置开咖啡店最容易成功,但在英国,在高速路边开咖啡店更合适一些。

  同时,星巴克也不得不去处理国际化中所产生的各种法律纠纷。不久前,星巴克向上海的法院提交诉状,状告上海星巴克咖啡馆公司商标侵权。

  2000年5月,星巴克与自己授权的统一集团合资成立了上海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进入上海市场,目前在上海已有38家门店。而在上海的南京东路上出现的一家“上海星巴克咖啡馆”,使用的“星巴克”三个字与“统一星巴克”完全一样,由此引发纠纷。

  不断推出衍生服务

  除了开新店、通过增加软椅和壁炉等设备,为客户创造一种在家和工作场所之外的舒适的“第三空间”外,史密斯认为星巴克的竞争力体现于“走在别人的前面”。在他的倡导下,星巴克提高了食物和其他产品比例,现在这部分产品占收入的10%。

  2004年3月16日,星巴克开始推出店内音乐服务活动,顾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可以戴着耳机利用惠普的平板电脑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现共有25万首歌曲可供选择。史密斯打算未来两年内在2500家连锁店中推行这项服务。

[1] [2]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