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同时也产生了,因为无论是“兔子先吃窝边草”、“银牌选手”,还是“员工推荐”,均无关乎我们个体,企业的战略就更加不用说了。
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如何开发我们自己的蓝海呢?这是我们故事中的那座庙。因为只有庙宇存在,关于这座山的故事才能讲下去,我们个体同时也才有立足之地。
当然,以上的非个体战略,对于我们个体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所有的蓝海,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只有与众不同,才能有天机,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有舞台。但是在什么样的空间创新,却没有一定之规。农夫山泉们是在竞争激烈的地方发现了空白地带,HR们可以通过预存的优势获得先机。那么我们个体怎么办呢?是在我们自身能力拓展上下功夫,还是在竞争对手那边动脑筋?再或者是在东家那下成本?
个体的“蓝海”
已经寒窗多年的菜鸟我,在走出校园之际,才深味专业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的烦恼,但此时再谈及在新开辟的专业领域独占鳌头,已经是明日黄花。很多读者大概和我一样,所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只能是在现有的板块上抢蛋糕了。在此,我还是从反向思维来说得到以及保存蛋糕的问题。因为我无法说清什么样的作为是最好的或者是更好的,但是我至少可以确定某些做法不太好甚至很糟糕。
比如“反正就是工作嘛,没关系!”的菜鸟心态。你可知道,也许就是因为都没关系,才使得你失去竞争力?
曾经有个编辑朋友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个地理专业的教师朋友,有个叫做浅浅的女研究助理。大家一直以为他对浅浅很满意,也以为浅浅毕业后会留在研究室,因为浅浅是一眼就知道很乖巧的那种女孩子,朋友以及他周围的老师们也一致如此认为,总之没有人怀疑这个助理的学习和办事能力。但是,编辑朋友再次见到这个女孩,竟在小饰品的叫卖摊位上!浅浅正毫不羞怯地卖力吆喝“最后机会!不买你要后悔!”
在拥挤的人潮中,编辑朋友扯着嗓子问浅浅为什么离开,女孩的眼圈忽然有些红:“离开三个月了。老师说我不是干这一行的,只好走了……”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编辑朋友再扯开嗓门问:“你在这里还好吗?”女孩恢复平常的样子说:“反正就是工作嘛。没关系!”同时努力地笑着,给自己打气。
过了一段时间,编辑遇见教师朋友,忍不住问:“缩编啦?都不见甜美的笑脸了。”
朋友微笑着说:“浅浅啊,我让她离开了。她不适合做这个工作。”
“是吗?我倒觉得她挺卖力的。”
“卖力有什么用?我需要的是人才,不是人力。”
“你可以培养她,让她变成人才啊。”
朋友疲倦地看了编辑朋友一眼:“有些人已经设定自己是人才,有些人无所谓,要怎么培养啊?她自己都无所谓了。”
编辑朋友没有话讲了。关于人才与人力,确实是她以前没想过的问题。她一直以为,只要够投入就能把事情做好,哪知忽略了专业性与个体定位,结果人力随处可得,人才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