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实施 >> 正文

十大博弈助企业“长寿”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管理人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在灵活和规范两个方面做到动态平衡,使得企业既有大企业的规范,也保持小企业的灵活。

  精神VS. 物质

  马斯洛5层次理论告诉我们:生理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自我价值实现才是人的终极目标。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尤为重要。

  在金钱的诱惑下,在权威的压力下,一个员工会做一件事,因为他需要解决生理问题;但这跟他想做一件事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他没有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一个员工要去做一件他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可以用“件”和“时间”来衡量他的工作量,但却不能左右他的工作态度。在金钱和权威导向下工作的人可以完成一个人的工作量,但却只能创造不到一个人的价值。

  同时这种外因驱动是不稳定的,就如同任何品牌通过降价都可以吸引价格导向的消费者一样。管理的道理是一样的,特别是对知识型人才的管理,他们的工作成就不是简单通过数值来考量的。工作态度难以量化考量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对管理的挑战。它需要依靠内因驱动,让员工自发地去享受提升品质带给他的价值与精神满足。

  然而,强调“活着的意义”并不是为了不给“吃饭”。对一个自觉提升品质的员工,不但要给吃饱饭,而且还要给吃好饭。因此,公平和丰厚的物质回报是对优秀者精神鼓励之外的另一个认可的标志。换句话说: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同等重要,几个月不发薪金的企业,如果谈精神鼓励就没有意义,老是采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一旦没有了重赏,估计勇夫也就不存在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十大博弈企业长寿战略实施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