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实施 >> 正文

战略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途径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困境

  首先,我国中小企业不仅要与国内企业竞争还要同一些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竞争,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相当困难,资金短缺,生产能力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次,在产品技术日益分散化、复杂化的今天,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时间和成本投入,且具有很高风险。企业单纯依靠自己能力已经很难掌握竞争的主动权。第三,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经验不足,缺少精通国际间资本运作的管理人才。第四,目前,贸易壁垒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绿色技术壁垒。

  3 战略联盟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途径主要有四:兼并与收购、依靠企业自身资源进行扩张、合资、战略联盟。

  3.1 兼并与收购

  采取并购的方式,虽然能使跨国公司绕过关税壁垒和配额限制,省掉建厂时间,迅速进入相应的市场,获取天然资源和原材料、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他们所掌握和积累的产品、技术和管理方法,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但是,公司治理结构不清、文化冲突和利益调整难以协调的问题是企业并购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美国著名企业管理机构科尔尼公司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只有20%的并购案例能够实现最初的设想,大部分的并购都以失败告终。同时,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与先进的管理技术,而这些都不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擅长。因此,并购不是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好的选择。

  3.2 靠自力资源扩张

  依靠企业自身资源扩张,是指将所有的物流活动,包括市场采购、物料存储、厂外运输、厂内搬运等,完全自身运作。虽然自我扩张的形式下,人员少而精,办事效率高,经营灵活,适应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质量。但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的规模小,生产的变动性大,一方面无力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自有物流设施的建设,而且由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组风险的存在,还可能受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和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能强有力地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且,企业越追求自给自足,企业的规模会越大,从而管理任务也越复杂和多元化,这样很可能导致管理层由于过度分散而无法有效管理,从而面临风险。在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的今天,已经没有哪一家厂商能够完全作到自给自足,即使是大公司也不例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产品质量、价格、品牌上的竞争,而是在买方市场环境下由产品日趋同质性所导致的供应链的竞争。针对上述情况,依靠企业自身资源进行扩张并不是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选择途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