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营销标杆的价值和意义
2008年是一个糟心之年。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用“糟心”二字形容过去的一年似乎不合时宜,可当回顾2008年时,这个令人沮丧的字眼却让人难以回避。
2008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份。那些曾经被整个社会视为偶像级的企业,用骇人听闻的事件冲击世人的神经,它们以营销之力打下了一片河山,却由于漠视营销真谛而摔了大跟头。
“ 把无聊变为生意”的分众用海量垃圾短信抢占了人们的眼球,攻陷了人们的神经,然而却因为侵犯公民隐私权被媒体指责,只能在一片骂声中草草结束,匆匆退场;三鹿集团不惜牺牲公民健康而在牛奶里添加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尽管它凭借独特的营销手法,已成为中国著名奶粉生产商之一,但对社会责任的漠视却让它迅速破产;一向被视为中国互联网骄傲的百度,因其竞价排名模式获得了成功,然而正是由于这一商业模式,人工干预搜索结果事件层出不穷,大量虚假广告也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被央视曝光后,百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尽管诸如此类的事件给风暴眼中的企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可值得玩味的是,这些企业的领袖们集体噤声,尽管他们曾经在舆论的公开见证下畅谈过社会责任、公民意识。
在过去的一年里,新的营销理论进入了企业的视野,企业新的营销实践扩充了营销的边界,亦丰富了营销的内涵,而且大都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独到的理论、生动的案例和撩人的数据,似乎为成功营销勾勒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可分众“短信门”、三鹿“三聚氰胺门”与百度“竞价门”的集中爆发不禁让人追问:到底什么才是成功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