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自2006年7月改革启动以来,第一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经基本完成,而第二步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于去年10月启动以来也在稳步推进之中。记者日前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四届二十二次会议获悉,截至目前,深圳九成以上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作为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的七个项目之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入轨聘用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圳近年来继国企改革之后的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重要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又一重大举措。此项改革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2006年7月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步是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为改革的继续和深化,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完成
深圳的事业单位改革是从分类改革开始的,其目的是按照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让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各归其位、各行其道。在改革中,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和立足现状、着眼规范的要求,深圳将事业单位划分为三类:监督管理类、经营服务类和公益类。
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纳入行政管理序列,经营服务类转为企业,公益类若其工作成果能考核、可计量并对降低成本又重要影响的,以及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可以采取竞争性方式提供服务的转为企业,其他则予以保留,同时进行必要的整合。对于在市场中没有发展前途,转企成本过高或转后企业难以生存的单位,以及工作量眼中不饱和或工作任务已完成的单位予以撤销。按照这一原则和思路,深圳518家市属事业单位被进行了分类归位:28家纳入行政管理类,124家转为企业,27家撤销,339家予以保留。据了解,截至2007年初,这一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在改革中,深圳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264家企业一并划转国资委系统。从2007年开始,深圳市国资委和投资控股公司对划转单位进行了规范管理和重组整合工作,调整换转企业布局,以实现经营机制的全面转变。目前,着重对划转单位的交接期管理、委托管理、人事管理和经营管理以及退休人员退休待遇计提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
同时,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自去年底以“分类整合、平稳过渡、市场导向、实事求是”为原则,对划转单位进行了重组整合,计划用2—3年时间实现划转单位的资源配置优化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前,已经完成物业管理类、教育培训类、人力资源类第一阶段的整合,组建了新的深圳市高新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投教育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对外劳动服务公司。另外,公路交通类整合方案已经初步确定,农林水类、科技服务类、文化产业类和中介服务类等板块的整合也将在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