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6月底,新一轮被外界称为“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规范,逐步建立公务员交流轮岗长效机制”的合肥公务员大轮岗工作基本完成,在这次轮岗中,全市市直机关科级及科级以下约1632名公务员实现了岗位大轮换,在81个市直机关6773名中公务员中,轮换率达22.14%。而在此之前的两年内,合肥县处级干部交流面达到76.5%,合肥市所辖的四个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市直部门班子交流面则分别达到了62.6%和78%。参与交流的规模、范围和人数,举全国之先。
据悉,为了使交流轮岗工作常规化,合肥市人大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地方立法,以实现公务员大规模交流轮岗规范化、法制化。
“推进公务员交流轮岗,打破了公务员管理上的‘单位所有’、‘部门所有’体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统筹使用干部,优化干部配备,使各领域发展能够得到最需要的干部和人才,使各类人才能够找到施展才华的最佳位置。”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说。
“以前跨部门、跨地区交流的,主要还是县处级领导干部,机关中层和中层以下的公务员跨部门流动不够,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甚至终老一个单位较为突出。”孙金龙说。现在的经济建设,需要干部的适应性更强、应对复杂情况和局面的本领更高。而长期在一个部门、在一个岗位工作,容易造成知识结构单一,工作经历简单,视野相对狭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有限。只有让干部在不同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提高,经过多个岗位适应、多项工作磨炼、多种复杂情况处理,才能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心里有底,才能切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对于公务员交流轮岗是否会造成专业不对口,影响工作开展?孙金龙告诉记者,政府机关大多数岗位是宏观管理,专业性不是特别强。现在的公务员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适应岗位的能力很强。在交流轮岗的过程中,他们会尽量兼顾公务员的志愿,注意发挥其特长,以求人岗相适、人职相宜。
根据合肥市在公务员交流轮岗文件中的规定,合肥市提出了交流轮岗的五大预期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盘活公务员队伍资源、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建立公务员轮岗长效机制、促进公务员勤政廉政。
而从首次交流拿出的岗位来看,“大交流”的重点,触及的是人们心目中的“要害部门”,如执法执纪、干部人事、财务审计、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岗位。据此,以“大交流”促廉政、打通“中层梗阻”的制度设计意图清晰可辨。
记者了解,交流、交流性轮岗、轮岗,是合肥市此次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交流轮岗的三种方式,交流是指市直单位公务员的跨部门交流;交流性轮岗是指市公安局系统和市司法局所属的监狱劳教系统公务员的岗位轮换;轮岗是指市直单位内部处室之间公务员的岗位轮换。交流的对象是参加工作满5年、在本单位工作满3年的市直机关公务员。在同一单位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满8年,或在同一单位连续担任正副科领导职务满10年的公务员,在同一单位工作满12年的科级及科级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均在交流之列。